3月24日,一场中药材发车仪式在拜城县察尔齐中药材加工园内隆重举行,首批价值200万元的黄芪正式运往全国各地,一辆辆满载着黄芪的货车整齐排列在道路旁,车上的黄芪散发着阵阵药香,它们将从这里奔赴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市场。
甘肃亚盛本草源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向军说:“察尔齐这边的中药种植技术比较专业,黄芪饮片的品质、加工工艺也比较先进,符合我们采购的标准,这次计划采购100吨,现已经装车,后期预计还要采购500吨。”
拜城县四面环山,海拔1200米以上,温差达15℃,年均日照时间2500小时以上,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拜城县中药材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产业链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实现了顾家增收两不误。
拜城县察尔齐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尹海岩说:“黄芪是我们察尔齐的特色中药材,品质优良,此次将这批价值200万元以上的黄芪销往疆外,不仅是我们合作联社业务拓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有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拜城县紧紧围绕“酸甜苦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以药材种植与加工为突破口,建立起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让当地群众种“药材”发“药财”,吃上了“生态饭”,鼓起了“钱袋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如则米则·托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