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生活:法治副校长开讲“校园里的民法典”

从课本到生活:法治副校长开讲“校园里的民法典”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25 19: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3月24日,新疆伊宁市人民法院达达木图法庭庭长、伊宁市第九中学法治副校长刘连平走进校园,为1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堂“量身定制”的民法典普法课,通过“案例教学+情景互动”新模式,让法律条文“活”起来。

(图为3月24日,伊宁市人民法院达达木图法庭庭长、伊宁市第九中学法治副校长刘连平为师生讲解《宪法》相关法律知识)

针对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等焦点问题,刘连平结合《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一边把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习惯融入课堂中。“拍了同学的照片恶搞表情包,发到朋友圈,这样子的行为怎么评价?”现场学生讨论激烈。“即使是玩笑表情包,也可能侵犯肖像权”“转发不实消息需承担法律责任”……在刘庭长的引导下,学生们从《民法典》中学到了人格权的相关法律知识。

“这堂课让我明白,法律不仅是惩罚犯罪的利剑,更是保护青春的盾牌。”学生代表木哈买提·吐尔逊买买提在课堂交流发言时说。

刘庭长表示,用“同龄人案例+沉浸式教学”的方式去讲解民法典,面对面解答学生们提出的生活困惑和法律问题,可以很好地引导他们了解法律、学习法律,真正实现法治教育入脑入心。”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石文静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