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在2025年第一季度迎来发展新突破。3月5日,在经开区(头屯河区)维泰大厦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多项经济数据及重点项目建设进展。1-2月,全区共招引项目23个,总投资86.42亿元,围绕“3+2”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准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重点产业链项目占据主导地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数字经济领跑 算力布局加速成型
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与绿色AI智能产业基地两大项目成为亮点。前者于2024年5月落地乌鲁木齐云计算产业园,一期算力规模达521P,成功部署国内领先的DeepSeek大模型,推动政务智能化升级;后者由上海华怡集团投资65亿元建设,规划算力规模2万P,配套绿色能源中心,吸引东部算力业务西迁。
装备制造聚链成势 绿色转型提速
装备制造业持续补链强链,环保表面处理产业园、铸锻造产业园 加速建设,填补多项工艺空白。陕汽氢能源重卡、广汽新能源生产线改造完成,全疆首台氢能源客车下线,带动上下游30余家企业协同发展。2025年,经开区(头区)计划围绕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等主机赛道,通过构建‘基础支撑—配套协同—主机引领’全链条产业体系,经开区(头区)将进一步扩大装备制造规模优势,为区域工业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商贸物流扩容 开放枢纽能级跃升
国际陆港区作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1月发运“天山号”多式联运班列63列,同比增长34%,并开通乌鲁木齐—莫斯科TIR跨境公路运输线路。冷链物流领域,汇通公司十万吨级冷链仓储改造项目启动,并与海鸿冷链市场形成有效联动。此外,中国棉花棉纱交易中心揭牌,砂之船奥莱等商业综合体开业,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终端消费延伸。
城市品质升级 营商环境优化
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单经康会上表示区城市管理局通过实施“美化、亮化、净化”三大工程,楼体亮化覆盖高铁片区251栋建筑,推进改造28条道路标识标线。园林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宋炜发言称今年将新增绿地200亩、小游园4个。建设局局长宋新烨发言称,建设局现已谋划推进58条道路新建续建,全类型全流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文华会上表示,人社局将深化“人才强区”战略,2024年引进人才高校毕业生51名,现有博士后工作站23家,举办招聘会54场,提供岗位6万余个,AI技术首次应用于岗位智能匹配。
前瞻布局“十五五” 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改委副主任王丽华表示,2025年将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3+2”产业体系与数字化、绿色化深度融合。今年,经开区(头区)新建、续建一批重点项目:城投高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计划引入医疗大健康、电子智能AI等产业;白鸟湖临港工业产业园的智造产业板块施工进度达70%;新疆大航城新能源装备产业园计划招引30家新能源企业集聚发展;两港产业园一期主体建设中检完成。上述项目将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正以开放创新为引擎,加速从“产业聚集区”向“产城融合新高地”迈进,为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提供强力支撑。(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