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这一场跨越山河的奔赴,汇聚了千万游子的乡愁。在那穿梭于云端的航班上,不仅有急切归家的旅人,更有一群舍小家为大家的民航人。在南航新疆分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爱与责任,谱写着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
压岁钱的奇妙之旅
伴随着春节假期的尾声,2月1日,在CZ6866阿克苏-乌鲁木齐的航班上,满是归心似箭的旅客,还有承载着家人沉甸甸的祝福的孩子们。航程中,乘务长王兴霞在巡舱时捡到了一个装有压岁钱的新年红包,于是立即通过广播寻找失主:“各位旅客朋友们,刚刚我们在客舱捡到一个新年压岁红包,里面装着长辈对孩子满满的祝福。请失主听到广播后,及时与客舱乘务员联系。”
不一会儿,一位女士匆匆赶来,眼中满是焦急:“乘务员,这是我家孩子的红包,他一路都攥在手里,肯定是不小心掉了,可把我们急坏了!”小朋友也在一旁,眼眶泛红,小声嘟囔:“那是我的压岁钱,我还打算买喜欢的玩具呢。”王兴霞仔细核对红包细节,确认无误后交到小朋友手中。“太感谢你们了,这红包里装的不只是钱,更是我们对孩子的新年期许。你们的举动,让我们倍感温暖。”王兴霞笑着回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帮孩子找回红包,我们也很开心。祝您和家人返程顺利,新的一年万事胜意!”
云端上的“临时妈妈”
2月6日,在CZ6927乌鲁木齐-三亚的航班上, 小旅客晨晨第一次作为一名无陪儿童出行,父母因工作原因无法离开岗位,而她要与爷爷奶奶一起过年。第一次独自坐飞机的晨晨心里既紧张又有些小期待。乘务员丁婧雅在登机口接到她时,就看出了她的不安,于是微笑着蹲下身子,温柔地说:“晨晨你好呀,我是丁丁姐姐,这一路上姐姐都会陪着你,有什么事都可以跟姐姐说哦。”在接近五个小时的航程,乘务员丁婧雅时刻关注着孩子的状态。她给晨晨拿来了她最爱看的漫画书,好喝的果汁,还特意为她准备了儿童餐,这些细微的服务消解了晨晨的不安。离落地还有一个小时,晨晨突然有些想家,小声地哭了起来。丁婧雅坐在她身边,将她搂在怀里,轻声哼唱着儿歌,还给她讲有趣的小故事,晨晨破涕为笑。
这趟云端之旅中,丁婧雅用亲和精细的服务,为晨晨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让这个独自飞行的孩子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
云端邂逅非遗春节
乘务员马珊珊是一名刚刚飞行半年的新乘务员,今年是她的第一个春运。1月26日,在CZ6952西安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马珊珊认真做完航前检查,准备好迎接旅客,客舱里充满着浓浓的年味。此时,一位拿着两个金灿灿大奖杯的外国旅客格外引人注目,原来这名叫埃尔文·卡祖莫维的旅客来自格鲁吉亚,来中国参加“函谷印象城杯”国际拳王争霸赛的,并取得了好成绩。正好要从乌鲁木齐转机回国,赶上了中国的春运。
2025年是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当马珊珊把春节特定美食“牛肉水饺”送到这位外国友人面前,并用英文向他介绍春节吃饺子有“辞旧迎新、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时,他眼里透着惊喜,品尝后他竖起大拇指:“Delicious!Thank you so much!I love China!”周围旅客们也纷纷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介绍春节的文化习俗,还分享了自己的“年货”美食。在这云端之上,无论是传统美食饺子背后的寓意,还是中国旅客对外国友人的热情,都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魅力,那是热情、包容与美好的传递,让初次经历春运的马珊珊也感受着春运的魅力和沉甸甸的责任。
万米高空书写“平安答卷”
1月30日清晨6点,乌鲁木齐的飞雪漫天而下,在CZ6955乌鲁木齐-长沙航班的航前协作会上,乘务长杨娜的党徽在制服上熠熠生辉。“党员亮身份,安全亮底色!”她的声音铿锵有力。这是她职业生涯的第21个春运,21年的零安全差错的记录背后,是一名党员乘务长对“生命至上”的无声坚守。她常说,“保证安全,是我们送给旅客最好的祝福与服务。”
多年来,杨娜始终践行“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航前通过提前了解组员信息,对长久未执行航班的乘务员做到心中有数,在航班上利用服务间隙,为新乘务员开展“云端安全微课堂”,比如“B787应急撤离信号客舱乘务员操作按钮,紧急情况下要遵循的原则……”舷窗外云海翻涌,组员们凝神聆听,笔尖在记录本上沙沙作响。新乘学员常常感慨:“娜姐查资质像‘数据库’,讲案例像‘纪录片’,跟她飞一趟胜过十次模拟演练!”
失而复得的惊喜,如家人般的悉心照料,云端文化的交融、守护安全的执着坚守,这一幕幕发生在春运客舱里的点滴感动,汇聚成了冬日里最温暖的暖流。春运里,空中乘务员是高空的守护者,是温暖的传递者,他们也将继续努力,守护每一份归家的路途,让更多人乐享美好飞行。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王兴霞、马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