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17 19: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疆霍尔果斯市亚欧西路街道索伦社区将基层治理融入高质量发展中,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创新治理”理念,从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将社会治理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群众,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看得见的幸福”。

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1+3+N”党建新模式。索伦社区坚持推进“党小组进小区”管理模式,在辖区亚欧国际、公租房等小区内设立“红色网格驿站”,将社区服务事项延伸到小区门口,补齐社区窗口办事的服务短板,让小区居民协商议事有阵地,为群众帮办代办有人员,居民休息交友有去处。同时将“伊家人”共驻共建12家单位236名在职党员力量下沉到各小区内,通过落实“一书四单”工作任务,签订共建协议12份,协助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对高龄、独居等重点居民以颜色标识进行分类管理,社区党员与特殊群体居民结成服务对子,更好地了解居民需求,做好广大群众“贴心人”。

多元参与共治,凝心共绘治理与服务“同心圆”。索伦社区依托红色网格细化小区治理,将辖区划分为6个网格,配备网格员16名,实施“网格员+警务室+物业+联户长+志愿者”等200余人的多元联动治理模式,持续强化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以“网格化+铁脚板”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摸排,对辖区实行每3个月全覆盖走访1次,深耕“红色网格”。推进“社区合伙人”计划,挖掘辖区具有美发、手工等特长的各行各业专业能人,纳入“能人储备库”,打造“辣妈联盟”“青春合伙人”等多支志愿服务队,联合各方力量实现服务居民群众精细化,开展志愿服务100余次,受益群众3000余人。

创新治理模式,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室”,让邻里纠纷双方来到社区一“见”事百姓馆就地解决,向调解员诉说心中的委屈,调解员从双方立场和实际出发,积极为双方搭建沟通桥梁,一方面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析理,另一方面从感情上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发挥社区干部矛盾调解员作用,遇到矛盾纠纷及时沟通化解,就地解决,截至目前解决居民矛盾纠纷25次。同时,吸纳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辖区“德高望重”的居民代表15人,打造“红色小喇叭”宣讲队,确保法制宣传、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传到百姓家中。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赵丽丽)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