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25日电(记者毛卫华)以文化人,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沟通世界,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文化援疆,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将福建泉州丰泽的繁华盛景与新疆昌吉山水的宁静致远紧密相连。
10月24日,泉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揭牌仪式在新疆昌吉市庙尔沟乡索尔巴斯陶举行,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地投用。在揭牌仪式活动中,泉昌两地艺术家共同参观了泉昌文化交流中心,了解和感受昌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并现场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们还前往索尔巴斯陶进行采风交流。该中心的建立,既把艺术家引进乡村,又把艺术设计融入乡村旅游,并更好地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对培育更多创新型文旅业态、打造昌吉独有的文化地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真情浇灌团结花、同心共筑援疆梦。在揭牌仪式落幕之际,泉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门前赫然悬挂着“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泉州援疆昌吉写生创作基地”及“中国白·德化瓷”展示创作基地的两块牌匾。昌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成介绍,泉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建设,标志着泉昌两地携手深化文化交流,实践文化润疆工程的重大进展。该中心不仅为艺术家们打造了一个汲取灵感、孕育创作的圣地,同时也为大众开启了一扇欣赏艺术、体验文化的窗口,更为宣传昌吉形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助力提升新疆艺术教育,润泽新疆人民心田。该中心融合艺术性、观赏性、文娱性、教育性与公益性,打造了一个独具地方风情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它不仅为民众提供了艺术熏陶与滋养的机会,而且通过空间与内容的相互联动,将进一步为昌吉州汇聚文化名人资源,提升群文活动的品质,推动文旅新模式的创新业态,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双向互动提供指导和强劲助力。昌吉市文联主席廖宏鹏表示,希望以泉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支点,让文学艺术家走进乡村、走进山野,变文化底蕴为文创素材、变生态优势为文旅资源、变产业特色为商品品牌,助力文旅融合,不断加深社会各界对昌吉市的认识,也促进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交融。
泉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位于昌吉市庙尔沟乡政府旧址,地处乌鲁木齐、昌吉两大城市近郊,毗邻索尔巴斯陶景区,中心占地面积逾2000平方米,项目改造面积2279㎡,中心设有宿舍、创作室、展陈厅等多功能场所。中心由泉州援疆全额投入资金600万元,对旧办公用房进行改造升级,建成了集创作研讨、交流展示、教育培训、示范带动、服务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文艺家之家”。
让文艺阵地成为展览展示、人才培养、写生采风的重要平台,随着这一公共文化服务的桥梁搭起来,更多泉昌两地携手共进的故事蔓延开来。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洪宗洲说:“我们在这里可以零距离与自然对话,静心开展书写、描绘、传唱等艺术活动,可以借助优越的创作环境,创作出更多鲜活的作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山水灵秀、人文底蕴,中心的一系列务实举措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昂扬奋发有为的新时代精神,昌吉州则积极吸纳各地艺术精华,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艺术体系,对于正在转型中的昌吉州而言,此次活动无疑为其文化艺术事业走向全国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肩负着文化润疆的责任与使命,众多文学艺术家齐聚一堂,跨越地域界限,前来此地进行采风和创作。他们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艺佳作,为庙尔沟这片静谧之地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增添了斑斓的色彩。尤其是在援疆政策的助力下,泉昌两地间的艺术交流愈发频繁,创作主题日益丰富多元,对创作基地的需求也随之变得更加迫切。
民族团结“艺”牵线,在交融交流中美美与共,深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通过建立多方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关联协同机制,将昌吉文化和泉州文化的精髓紧密相连,让多元文化的瑰宝在民众心中熠熠生辉。昌吉市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指挥长蒋文强表示,希望广大文学艺术家在庙尔沟乡的山水风光里探寻人文历史,在这里共同谱写好文化繁荣这首风云大史诗,演奏好乡村振兴这支浪漫变奏曲,描画出泉昌两地这幅秀美山水大写意,讲好援疆故事、讲好绿色发展故事、讲好新疆故事。
泉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完美落成,不仅标志着一座激发艺术灵感的新源泉的诞生,更预示着两地文化的深度交融与共鸣,它将为新疆文化艺术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绘制出一幅更加绚烂夺目的文化长卷,也为全国文化交流合作树立起典范,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繁荣共生共荣的生动见证,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引领更多地区踏上文化协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中国日报新疆站记者毛卫华|马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