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新疆曲子戏:天山脚下的非遗之花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新疆曲子戏:天山脚下的非遗之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24 09: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五家渠市电(记者 秦峰)9月20日,来到新疆五家渠市红旗农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阵阵抑扬顿挫的唱腔从小屋中传出,刘淑珍正在和老搭档杨立绣一起排练节目。

73岁的刘淑珍容光焕发、精神矍铄,从事戏曲表演已30年,戏曲演员的底蕴在她的举手投足间自然流出。

据介绍,新疆曲子戏与陕西眉户剧、甘肃大鼓及陕西甘宁的山歌有密切的血缘关系,通过融合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戏曲剧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疆曲子戏的曲调丰富多样,这些风格多样的曲调能够表现出劳动人民丰富的日常生活。新疆曲子戏在新疆昌吉地区和五家渠市等地广泛流传,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已成为当地职工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新疆曲子戏是新疆唯一的汉语系剧种,是新疆多民族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体现了新疆的多元文化。

“只要一有时间,我们戏班就给农场职工群众唱一唱曲子戏,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过足戏瘾,近距离感受戏曲的魅力。”刘淑珍说,“我们还要多走进学校、工厂、企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队伍,把这一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好,发扬光大。”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秦峰)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