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文联主办,新疆戏剧家协会、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等单位承办的“情暖天山——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新疆专场演出”在新疆人民剧场举行。演出以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通过丰富多彩的戏曲、舞蹈、朗诵及歌曲等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增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
演出在节奏欢快、氛围热烈的开场舞蹈《欢天喜地》中拉开序幕。动感十足的旋律配上活力四射的舞步,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舞者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装,以精湛的舞技和饱满的热情,将喜悦和幸福传播出去。象征着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生活幸福,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舞蹈《欢天喜地》
随后,昆曲经典《牡丹亭·游园》《牡丹亭·幽媾》细腻地展现了昆曲艺术的独特韵味与魅力。演员们缠绵婉转、柔美悠长的唱腔,把杜丽娘与柳梦梅那跨越生死、超越时空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触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引发了深深的情感共鸣。这两出戏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昆曲艺术的精妙绝伦,更深化了对中华古典美学的认识与理解。豫剧《抬花轿》则以生动的表演和幽默的情节,把婚礼的喜庆与热闹演绎得栩栩如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京剧精选《四郎探母》《扈家庄》《老阿姨》三部作品,通过各自独特的题材与视角,共同展示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演员们演技精湛、传神,唱腔浑厚,忠孝节义、家国情怀等传统美德随着演员悠扬委婉,声情并茂的唱腔,精致细腻表演,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自然流露,让观众在沉醉于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道德教育。紧接着,黄梅戏《女驸马》以女性视角独树一帜,剧中女主角凭借聪明才智和坚定信念,勇敢地追求自我价值与梦想,生动体现了性别平等的现代理念,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黄梅戏的艺术风采,更激发了他们对女性力量的敬畏与赞美。而秦腔《天女散花》则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将秦腔艺术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服饰,以精湛的演技和传神的表情,将天女的吉祥与美好播撒人间。最后,豫剧《程婴救孤》以感人的历史故事收尾,剧中人物程婴以他的大爱与正义,挺身而出拯救遗孤,展现了人间大爱的伟大力量,激发人们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敬仰与追求。
京剧《四郎探母》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气氛热烈,达到了整场活动的高潮。来自喀什的买买提先生与昌吉的陶先生,这两位充满热情的观众,受邀走上舞台,与享誉业界的黄梅戏演员吴美莲老师携手,共同演绎黄梅戏经典片段《天仙配》。在吴美莲老师的悉心引领下,尽管买买提先生和陶先生并非戏曲专业出身,但他们凭借着满腔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全力以赴地模仿戏曲唱腔,与吴老师默契配合,赢得了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这样的表演,不仅打破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更让黄梅戏这一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和光彩。在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共同去珍视、保护和传承。此次演出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戏剧艺术的精髓和历史韵味,也是加深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互鉴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文艺实践。
黄梅戏《天仙配》
演出不仅呈现了艺术的璀璨,更深刻展示了时代精神的跃动与国家发展的辉煌。诗朗诵《一条路,像巨龙一样》以激昂澎湃的豪情和气势,带领我们领略新时代征程上中华大地的壮丽图景,强调新疆在“一带一路”这一宏伟倡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激发每个中国人胸中沸腾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而朗诵《为人民服务》,则如同一股清泉,引领我们重温党的根本宗旨,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意识,让我们在回望初心与使命的同时,坚定信念,携手共绘祖国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朗诵《为人民服务》剧照
演出以歌曲《梅香四溢》作为压轴节目,以梅花为象征,寓意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艺术团成员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与坚守,以及对新疆这片热土的深情厚谊。
本次“情暖天山”专场演出,是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积极响应中国文联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号召,它不仅展现了艺术团成员们的高超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彰显了他们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方面的使命与担当。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新疆各族人民的心灵,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认同与由衷自豪。在这片艺术的海洋中,我们看到了民族团结的璀璨光芒,感受到了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共生。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新疆各族人民在共同的文化追求中携手前行的坚定步伐,也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文作者:丁书君,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供稿
秦腔《天女散花》剧照
京剧《扈家庄》剧照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丁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