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清,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所采油工艺室所级专家。她用30年的时间,书写了作为一个石油人,平凡的坚守,无怨无悔。
如果重新选择一次,还会不会选这个行业,她没有犹豫:“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石油的,在这一点上,相信我的同事们也是一样的。”
夯实技术,做“树枝坚硬的红柳”
1993年,王惠清从西安石油学院(现西安石油大学)毕业,回到新疆,去到了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以下简称准东采油厂),这一步迈进就是30年。
前三年,王惠清在彩南油田一线,“两张上下床,一张桌子”是她的全部家具,年温差将近70°C,每天都要翻沙包取资料,她经历了彩南油田开发建设起步的阶段。
1995年,王惠清去到了当时的准东勘探开发公司油气开发部门的生产科室,在机关度过了五年的时间。
五年后,王惠清来到准东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采油工艺室。
五年的机关工作经验让她在面对搭建庞大数据库的工作时,不至于慌乱。但面对自己的专业王惠清心里却没底了,“其实心里还是比较忐忑,因为真正的采油工程技术层面我只知道一些皮毛还不够深入。”
王惠清开始恶补专业知识,“啃书本”,看前辈的方案,分析各种举升工艺对油藏的适应性,她知道光是自己苦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经常一有空闲时间就拿着方案就去找前辈了。
“我的师父,应该说‘师父’是一个群体吧,也不是只有一个人。”王惠清把所有人都当成了她的师父。
在采油机械方面很多时候需要不只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实践经验的加持。刚开始学习,王惠清面对采油机械总会犯迷糊,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一个问题可能会问上三遍。
那时候研究所里的人看见她,不是忙着在做方案写设计,就是手里拿着资料,在各个“师父”的办公室穿梭。
两年的时间,王惠清看遍了研究所里几乎所有措施案例,专业能力迅速提升。
2002年,王惠清开始专业研究油井举升工艺及相关技术,
直到现在。
从沙漠里的“走一步滑一步”取单井资料的实习生,到电脑前分析数据推敲采油方案的成熟研究员,王惠清像枝干坚硬的红柳,成为了准东采油厂的重要燃料。
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创造价值
90年代初,吉7井区得以发现,但相比准东其他油田原油更稠,当时的技术能力有限,吉7井区开发停滞。
2007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下,吉7井区开发再次提上日程。吉7井区梧桐沟组油藏属于中深层稠油,因其埋藏较深,热采工艺受限,需要探索新的开采方式。面对举升工艺难题,王惠清积极参与并攻关。
如何把比酸奶还要稠的原油高效低耗地抽上来成为王惠清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现在我们90%以上抽油方式是使用游梁式抽油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磕头机’,”但是吉7井区油太稠了,“磕头机”很容易就出现故障,效率很低,也不经济。
面对难题,王惠清首先对以往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大庆油田,那时上千口井都是用的螺杆泵,那是与抽油机工作原理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机器,它像“旋转楼梯”一样把油往井口送,省钱又省电。但它只在浅井稀油上应用较多,举升深层稠油的适应性还有待考证。
而当时克拉玛依油田和准东部分油田都因各种原因,螺杆泵试验都失败了,想再开展螺杆泵试验,难度是非常大的。
“当时我们就在想,对他们不适用,也许对于我们就行呢,”王惠清开始尝试做方案,但是极低的成功率并不具备说服性,一下子吉7井区螺杆泵举升试验工作又陷入了僵局。
那段时间,王惠清常常工作到夜里12点,下班了还在看资料、想方案。有时候思维卡顿了,就一遍遍的模拟,尝试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
顺着思维想不出来,反推原因,王惠清提出一个想法:“新疆其他作业区没成功,或许是配套工艺不匹配。”最后他们反复论证机具选型及工艺配套,最终确定了地面驱动螺杆泵的试验方案。
确定好方案,王惠清和同事开始在选井试验,并一次成功,第一口试验井螺杆泵运转良好,生产稳定,工艺简单且节能高效。
提出想法,改进方案,说服领导,最后试验成功,每一步都是经验和实践的生动结合,也是石油人攻坚克难的具体写照。直到现在该项技术在稠油油层依旧适用。
保持初心,踏实走好每一步
2022年准东采油厂承担油田公司项目13项,厂级项目44项,获得油田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2023年准东采油厂还在征程上,向“三上百万吨”目标迈进。
王惠清从准东采油厂起步进入这里,一路见证了它的成长。
同样,准东采油厂也见证了王惠清从“楞头青”成了专家,见证了她职业生涯的全部时刻。
提到她个人的成绩,王惠清总是轻轻带过,转而主动滔滔不绝的讲述她见到的修井工人、一线同事,她说这都是大家一起的功劳,而她只是那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日常工作中,作为采油工艺领域的所级专家,对于王惠清来说,确定好方案后,她需要去到油田上,参与几乎采油全程工作。和她的同事们常常在油井上一呆就是20个小时。
“像我们做举升工艺的,经常要和修井工打交道,”有时候油水井井下机具出现了问题,修井工人需要提出井下油管和机具,一不小心井里的原油就带出来了,经常弄的满身都是。
这是修井工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是王惠清常看见的一线的场景,也是每一个与油田打交道的石油人的缩影。
不仅是技术上的攻坚,伴随新疆的极端天气的变化,他们的身体也受着挑战。
夏季温度高达40°C,在油井上王惠清的衣服几分钟就湿透了。冬季又会降到零下20°C以下,雪地里王惠清穿五六件衣服也会被冻的没有知觉。
这或许就是作为一个石油人才懂的艰辛,是他们的日常,也是他们的坚守。“不被看到的才是最辛苦的,”王惠清懂得石油人的艰苦奋斗。
就是这样,在王惠清30年的的职业生涯里,一步步攻关难题,一次次战胜恶劣的环境,一遍遍提升自己,成就了现在的王惠清。她代表每一位在油研所不断钻研的科研人员,代表每一位在油田上坚守的石油人,也代表每一位在工作岗位不改初心的人,苦心钻研,步履不停。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李鑫 毛佳伟 张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