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逐日看新疆|邂逅哈密“三新”之道

追风逐日看新疆|邂逅哈密“三新”之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8 21: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哈密市8月28日电(记者毛卫华 李佳颖)积“硅”步,致千里。在新疆哈密市,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新项目、好项目正逐“新”求变、动能澎湃。随着新疆首座高效N型大尺寸单晶硅项目——清电硅业年产40吉瓦单晶硅拉棒切片一期10吉瓦项目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新疆东疆片区硅光伏产业的空白由此填补。

“新”,即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实现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安全化提升。该项目采用行业内最领先的单晶炉制造设备,将半导体行业广泛使用的基体硅材料,通过融化拉晶、切割清洗等工序,加工制成太阳能电池芯片,组装成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后,便可广泛用于光伏发电项目。

当前,哈密市正在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哈密市立足“风光”资源禀赋,把东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逐新型工业化赛道,打造产业高地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既立足实际,又错位发展,哈密市的新兴产业拔节之声毕剥作响,未来哈密将逐步形成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拉棒、切片、电池、光伏组件等项目的完整产业链以及配套齐全的供应链。

当前,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进程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本质要求。哈密市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和新能源资源富集优势,推动新材料及先进制造技术与绿电消纳相融合,通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全链条发展、改造提升现有技术工艺水平等举措,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建设全疆重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新材料在新能源设备制造、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哈密市能源产业的升级转型,降低了能源成本,提高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哈密市加快“风光”新能源开发利用,把能源优势转变为制造优势,积极推进硅基产业一体化布局,实现硅棒、硅片等原材料生产向光伏电池、电池组件延伸。以产业链为纽带,哈密市的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也越走越稳。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总投资40亿元,建设有单晶硅拉棒厂房及生产线等,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的生产、销售,可年产2.9万吨单晶硅棒。

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秦现东介绍,单晶炉、目前可实现1个人负责50到100台,自动化率85%以上。企业将会进一步利用好哈密市当地原材料优势、土地资源优势、电力成本优势、当地优惠政策及人才优势,站在新疆光伏电站应用场景之上。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产品。打造硅基产业链,拉动产业发展。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新”,即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实现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安全化提升。在哈密市落地的全国首家钛全产业链企业——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南五江轻化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16日,注册资金1.198亿元,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2019年4月开始试生产,占地面积1700亩,建成年产2万—16—吨钛及钛合金生产线,是国内首家“钛矿-海绵钛-钛加工品-钛制品”的钛全产业链公司,也成为新疆唯一的、规模最大的钛材产业基地。主要产品包括海绵钛、钛及钛合金铸锭、带材、板材、锻材、棒材等,其中海绵钛、钛加工系统的主要装备与工艺水平达到目前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重大项目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也是厚植发展优势、实现赶超发展的现实途径。“哈密有丰富的钛资源,年产钛五万吨。”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洪贵说,公司正在利用哈密市建设钛产业优势,进行板材,卷材,锻件销售,制造纯钛和钛合金产品。下一步将会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新项目,钛资源的综合利用,强链补链延链,规划新的项目,为打造哈密“世界钛城 未来钛谷”作出贡献。

一系列深入肌理的改革措施与敏锐捕捉战略机遇的务实行动,不仅稳固了新材料公司在新兴产业竞技场上的领跑姿态。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坚,自主研创并成功实现全球最大规模——20吨级海绵钛钛坨的批量化生产,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我国钛材料产业的技术实力已跻身世界顶尖行列,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新潮流。

共绘新材料蓝图,共探新机遇之路,共创价值新高地。哈密市正以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引擎为引领,奋力跨越技术难关,拓宽产业疆域,精心构筑新材料产业集聚高地,引领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迈向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的征程,让“三新”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引擎,引领经济新飞跃。

(中国日报新疆站记者毛卫华|马倩妮 )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