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7月,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先行发展区实施项目44个,总投资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5亿元,累计入驻企业109家,投产企业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5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69亿元。
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力以赴推动试验区建设稳中向好,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
试验区全面深化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制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施方案,支持和鼓励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试验区产业投资领域,推动中国银行塔城分行在先行发展区设置第一个外币兑换点,提升境外人员支付便利化。同时,推行工业用地供应方式转变,深化放权赋能,强化人才与产业支撑,为试验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内外通道
试验区全面启动先行发展区4个功能区(口岸贸易及现代物流园区、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区)建设,累计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6个,完成投资72亿元,建成主干道路11条共40公里,铺设供水、排水、电力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新能源创新产业园、进出口贸易物流园等一批关键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培育发展动能
试验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累计入驻企业109家,涵盖先进装备制造、国际农产品加工、口岸贸易及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三一重能、中水四局、金风科技等企业相继投产,新疆盛大兴泰商贸将广西进口水果出口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实现工业总产值2.55亿元,园区经济实现“新突破”。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重塑开放格局
试验区加快综合保税区、中哈跨境产业园等对外开放平台申建工作,推动口岸实施“一站式”作业模式,与哈萨克斯坦阿拜州建立常态化联络协调机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架起合作互信桥梁,加速构建企业出口中亚新通道。上半年,口岸边民互市进出口货量6.47万吨,同比增长3倍,稳边、兴边、固边、富边的效果进一步凸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
试验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69亿元。出台政策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新管理与服务举措,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入驻数量迅速增长。
下半年,试验区将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开放水平,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数字化水平,推动兵地融合发展,努力将试验区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丨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