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参观司法所“零距离”与法同行

“沉浸式”参观司法所“零距离”与法同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15 18: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激发青少年法治思维。近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新乐社区团支部联合汇珊园社区团支部、新居社区团支部组织辖区青少年走进红庙子司法所,“零距离”接受法治熏陶,“沉浸式”感受司法文化。

工作人员为青少年宣讲

青少年自主参观

活动中,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典型案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为青少年普及了毒品的类别与危害、校园欺凌、性侵害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相关知识,引导青少年辨别违法行为,树立法律意识、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模拟法庭,孩子们不仅了解到庭内各种人员的身份和职责,更明白了每一个位置都代表着责任和正义。在互动环节,青少年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展开面对面的沟通,踊跃提出自身对于法律的困惑,工作人员则耐心予以解答,并鼓励大家学法、懂法、知法、守法,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青少年参观模拟法庭

青少年进行角色扮演

参观结束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青少年在模拟法庭中分别扮演审判长、书记员、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模拟法庭审判流程,进一步了解法律、了解审判。“通过参加此次模拟法庭,扮演书记员的角色,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感受到了法庭的肃穆与庄严。”马文涵小朋友认真地说。

下一步,新乐社区团支部将坚持发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高效利用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方优势做好法治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深化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更有效地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任丽)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