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因地制宜塑造高质量发展良好形势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因地制宜塑造高质量发展良好形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31 09: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十年前这里全是沙漠,我们在2011年、2012年左右试验了很多植物都失败了。”沙雅县林草局党组成员、胡杨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开彦在接受采访时,指着面前约两米高的梭梭说到。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漠鑫开发有限公司肉苁蓉种植及加工基地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位于天山以南 、塔里木盆地北部,县域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4.69%。年均降水量68毫米,年均蒸发量2072毫米,为全年降水量的30.3倍。怎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座县城推进防风治沙工作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沙雅县委、人民政府为此先后在2011年、2021年牵头沙雅县漠鑫开发有限公司、新疆仙草蓉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统筹推进防沙治沙用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效益共赢。

据了解,沙雅县漠鑫开发有限公司,已完成梭梭种植2万余亩,其中人工接种肉苁蓉1.7万亩,现阶段亩产肉苁蓉鲜品可达到200公斤以上,亩均收益2000元左右。2023年以来,该公司在原有基地基础上,完成了初加工生产线及厂房建设,积极有效带动影响周边农户投身沙产业发展。新疆仙草蓉科技有限公司现已种植各类沙生植物10800亩,其中已嫁接肉苁蓉2000亩,产量预计达350公斤,亩均收益3500元以上。规模化治沙可带动大量劳动力就业,平均每万亩需15-20个长期用工,每年需临时用工3000-4000人次,人均每年可增收4000元以上。

预计到2025年,沙雅县可产出肉苁蓉1.5万吨,产值达1.5亿元。目前已引进1家肉苁蓉深加工企业,计划年内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投产。

实施治沙造林后,林草地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局部小气候和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进一步改善,黄羊、马鹿等野生动物经常出现、觅食,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沙雅县因地制宜,助力高质量发展,不仅靠梭梭和肉苁蓉,还靠光伏和草方格。

沙雅县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现场

位于沙雅县盖孜库木乡沙漠边缘区域的中国电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3.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能耗约11万吨标煤。沙雅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光照资源丰富,发展光伏产业得天独厚。除此之外,光伏基地基桩还能固沙,一排排2米多高的光伏板相当于高立式沙障,可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流沙的挟沙能力。光伏板下又设置草方格,并在光伏区周围种植1000余亩梭梭林,这种组合模式,不仅能有效固沙,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一举多得。(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朱家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