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维权意识和法治观念,新疆霍尔果斯市法院多措并举,精准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障工作,营造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
聚合力量,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工作机制,挂牌成立少年法庭,专门指定3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不断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与市妇联协调联动,成立家事法庭,邀请市妇联工作人员或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员参与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形成常态机制,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温情司法,守护未成年人“向阳花开”
为未成年人诉讼提供便捷、人性化的诉讼服务,对涉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及其它合法权益的案件优先调解、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坚决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原则贯穿审判全过程,依法适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等原则,切实发挥法律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作用。自2023年1月1日至今,共审结涉及未成年人案件51件,其中民事案件48件(婚姻家庭、继承纠纷中涉及未成年人案件48件),刑事案件3件(猥亵儿童罪2件,故意伤害罪1件)。向教育局下发司法建议2份。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2份,有效预防和及时制止对未成年人的侵权和伤害。
延伸职能,营造未成年人法治环境
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指派21名法官及法官助理担任法治副校长,覆盖霍尔果斯市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指导学校法治工作,目前我院法治副校长开展宣传活动次数为19 次,基本覆盖霍尔果斯市各个学校,从幼儿园至高中,覆盖学生比较全面,受教学生教职工数 1300余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生动的案例。开展 “护蕾行动”、“护苗”进法院、模拟法庭等系列普法活动,开展生动、多样的法治宣传工作,结合“三无村”创建工作将伊车嘎善乡伊车嘎善村及莫乎尔片区幸福社区作为我院普法宣传主要阵地并建立法官工作室,每周安排7名法官及法官助理等人下乡进行法律宣传并答疑,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未成年人权益保障进行普法宣传。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毛卫华| 热吾仙·热阿合木江 古力娜尔·杰俄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