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良种为基 科技“护航” 扛稳小麦丰产“大旗”

新疆阿拉尔:良种为基 科技“护航” 扛稳小麦丰产“大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11 17: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在种好粮,提单产中,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深挖潜能,通过良种培育、改良种植模式、增加科技含量,以多维度的组合,让小麦单产、总产稳居南疆前列,走出了小麦种植的“一师模式”。

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林国强 摄

夏收时节,第一师阿拉尔市各团镇积极调配机力有序开展收割。七团玛滩镇五连职工吴安祥今年种植了40亩小麦,且种植的是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培育的“阿农冬6号”。来到地头,只见麦穗饱满、金黄一片。“今年我们的小麦长势还可以,产量也不错,每公斤售价约2.5元,一亩地算下来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 。”吴安祥说。
在种植小麦过程中,第一师阿拉尔市依托该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优势,加大品种培育力度,实现了从“外引”到“内培”,先后审定出“新冬55号”和“阿农冬6号”,均以抗盐碱、抗倒伏、抗寒、抗病等优势深受种植户青睐。其中,“新冬55号”近年来以每年100万亩的速度扩增,截至2023年已累计在南疆种植500多万亩。

确保小麦颗粒归仓。林国强 摄

七团玛滩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张慧说:“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倒伏问题,这两年种植了‘新冬55号’这个品种,基本没有出现倒伏现象,产量每年都在提升。”
向科研要产量,向技术要效益。2022年审定通过的“阿农冬6号”通过一年试验,今年在南疆区域种植近3000亩,在缩行增密、“干播湿出”滴水出苗等技术的配套实施下,虽然受高温天气影响,但小麦平均亩产仍超过700公斤。

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驰骋。林国强 摄

“根据我们测产的结果来看,‘阿农冬6号’的表现还是比较突出的。”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粮食研究室主任杨志刚说,“我们还要继续摸索这个品种的栽培技术,争取让‘阿农冬6号’像‘新冬55号’的性状一样,能够走得更远一些,为南疆的小麦种植户带来更好的效益。”

好品种、产量高,这是第一师阿拉尔市小麦面积连续扩大的砝码。三年来,小麦种植面积从7万多亩增加到今年的28万亩。通过适时调整种植方式和管理技术,推行的缩行增密技术和“干播湿出”滴水出苗技术已应用90%以上,去年师市13.88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33公斤,今年各团镇职工种粮积极性高涨。

兵团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胡建国说:“通过技术要产量,我们每块地都有技术人员服务,抓技术到位率是一团金银川镇、七团玛滩镇创小麦单产佳绩的基础。”

技术人员在麦田里全力为职工做好服务。林国强 摄

在一团金银川镇百亩千亩万亩高标准示范田,条田内一片金黄,经国家相关专家测产,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的平均产量均创下南疆最高纪录。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兵团推行的“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措施,团镇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在小麦生长的每个时期都以地头现场会的形式进行指导,今年全团镇5.7万亩小麦长势良好,目前已全部采收完毕。

一团金银川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万祥说:“我们开春制定了粮棉油高产创建实施方案,通过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的示范推动,今年我们冬小麦实收产量平均在700公斤,高产创建的地块每亩单产突破了750公斤。”

第一师阿拉尔市种植的小麦。林国强 摄

为全方位夯实粮食根基,多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大规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将从棉花种植中摸索出的增密降高、系统化调、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成功“嫁接”到粮食种植上,使得小麦产量不断提升。去年二团新井子镇和七团玛滩镇连续创下853.4公斤和870.4公斤的南疆高产纪录,坚定扛稳扛牢粮食安全的责任,为同类型地区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范本。

“我们在兵团几个高产田进行测产和考察,根据我们考察和测产的结果看,兵团的小麦生产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王志敏说,“穗层整齐、穗数较高,而且穗粒数、粒重都在较高水平,粒重今年达到了47克以上,反映了我们兵团的小麦生产技术是高水平的。”(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林国强)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