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迎接第37个国际禁毒日之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向社会通报了2023年至今新疆公安机关在禁毒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年度十大毒品典型案例。
过去一年中,新疆公安禁毒部门依法严厉惩处毒品犯罪活动,全力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清源断流”及“平安关爱”等一系列专项举措,同时深入开展“禁毒宣传进万家”活动。这些努力确保了易制毒化学品未发生任何流失,实现了禁毒宣传教育的全面覆盖,并且保持了制毒案件零发生的良好态势,显著改善了全疆的毒情状况,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在毒品犯罪打击方面,新疆公安机关不仅加大了对重大案件的攻坚力度,而且严密防范境外毒品渗透,严格打击涉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非法交易,有效地震慑了毒品犯罪分子的气焰。今年已成功破获超过1300起毒品案件,缴获各类毒品超过800公斤,抓捕了180多名涉毒逃犯。此外,创新实施了“接力式一体化”打击策略,使得重大案件的破案率创下新高。对于新型毒品及替代物质,如当地人口中的“娜塔莎”“小白兔”和“莫合烟”,建立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法院、检察院、药品监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实施源头打击,今年已侦破380余起新型毒品案件,缴获毒品30余公斤,彰显了打击成效。
在戒毒管控方面,新疆公安机关加大了对吸毒人员的查处强度,特别是在关键地区和重点区域,针对特定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全面排查,以最大程度降低吸毒人员引发的肇事肇祸风险。同时,持续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吸毒人员管理体系,并提升了对他们的管理和服务质量。通过定期进行风险评估、面对面谈心和技能培训班,积极协助吸毒者重新融入社会。
对于禁毒宣传,新疆公安机关在2023年全面推广了“健康生活,绿色无毒”的禁毒理念。在全疆范围内的中小学实施开展了毒品预防教育秋季开学“五个一”活动,并举办了禁毒宣传高校行活动,创建了“新疆大学生禁毒志愿者平台”,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新疆各地深入推进“禁毒宣传进万家”活动,不断加速新疆禁毒宣传教育基地的标准化进程。目前,已成功设立了105个区、地、县级毒品预防教育基地,更新了宣传资料,并构建了在线展览馆,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禁毒宣传的覆盖范围与影响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新疆公安机关聚焦于禁毒工作的“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毒品治理能力。他们不仅加速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禁毒条例》的立法工作,还在关键领域深化法律研究,以期形成坚实的法律支持。同时,通过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全疆禁毒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将禁毒与市域治理、社会稳定紧密结合,尤其在阿勒泰地区、克拉玛依市和巴州地区,根据各地不同特点建立了具有示范效应的毒品治理模式,显著提升了整体禁毒工作的标准。此外,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新疆公安机关正在加快建设先进的省级(自治区级)毒品实验室,以提高污水监测、毛发检测及新型毒品鉴定的技术精度,从而科学地评估毒情和治理效果,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持。在此次会议上,公布的2023年度新疆十大典型毒品案件,通过真实案例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了全民的毒品防范意识。
“目前,全疆的毒情总体处于可控状态,毒品的危害正在逐步减少,民众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鉴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新疆面临的毒情形势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毒品渗透的风险日益加剧,贩毒手段日益翻新,制毒和贩售的物品以及致瘾性替代物质种类不断增加,这使得我们的禁毒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队长道·巴特尔表示,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新疆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战略,提前介入,积极适应毒品形势的新变化,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提高对吸毒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打击并阻止境内外毒品的走私渗透,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毒品治理体系的完善,以促进禁毒工作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图为新疆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范立新为“新疆禁毒形象大使”马丹鹏颁发年度荣誉证书)
(图为新疆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范立新为“新疆禁毒形象大使”依茹赛罕颁发年度荣誉证书)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知名人士在禁毒宣传中的榜样作用,普及禁毒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禁毒办与禁毒委员会各成员经过联合推荐、初步审查和评议等环节,在会议现场正式任命了一位“新疆禁毒公益大使”和十一位“新疆禁毒形象大使”,并向八位“新疆禁毒公益大使”颁发了年度荣誉证书。
(中国日报新疆站记者毛卫华|马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