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孜然飘香致富路

新疆阿拉尔:孜然飘香致富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1 09: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又到一年收获时,万亩孜然采收忙。眼下,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三团幸福镇7.4万亩孜然陆续进入采收期,放眼田间地头,职工群众忙着采收孜然,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记者走进十三团幸福镇三连孜然地,大片的孜然已经成熟,空气里香气弥漫。不远处,该连职工张铁军正带着工人忙碌着,孜然植株被连根拔起堆放两侧,等待收拢装车运往加工厂。算起今年的收入账,张铁军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我种了90亩孜然,按照市场价每公斤23元计算,预计产值15万元。孜然收割完后准备继续种植玉米,一年两茬,全年效益可观。”张铁军说。

工人把孜然植株收拢装车。郑亮 摄

孜然作为一种重要的香料作物,具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因其香味独特,成为烤肉的“灵魂”调料,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稳定,为种植户提供了可靠的收入来源,也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孜然的优势就是‘短、平、快’,3月份播种6月份就能收获,且田管不费力。今年正播孜然产量基本保持在70公斤,效益好的能达到100公斤。”阿拉尔市吉果乐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吉辉说。

孜然种得好,还要卖得好。为确保孜然销售渠道畅通,2023年1月,三连党支部成立了阿拉尔市吉果乐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营孜然、玉米、食葵等农作物种植加工销售,依托“党支部+合作社+社员+职工+基地”运营模式,激发合作社社员的积极性。在2023年运营基础上,2024年该合作社又投资550万元对厂房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职工群众致富的发展之路。

周吉辉说:“职工见到效益了,自然愿意跟着我们干。我们给职工的保证就是孜然收获后立刻按市场价收购,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目前,随着孜然大面积收获,该合作社的加工生产车间也迎来生产高峰期。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全自动加工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运输皮带将孜然源源不断地输入原料进口处。不一会儿,经过除杂、筛选、分级等工序后,一袋袋成品孜然走下流水线,再经过打包等环节,装车出货,销往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周吉辉(右一)查看孜然加工情况。郑亮 摄

“我们从种植、加工、销售都是全流程,现在一天出货量约70吨,主要销往安徽、山东、广西、内蒙古等地。”周吉辉说。

良好的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合作社,朱祥平就是其中之一。相对于之前的单打独斗,加入合作社后不仅提高了抗市场风险能力,还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分红,这更加坚定了他今后种植孜然的决心。

朱祥平说:“自从加入合作社,我就放心大胆地种植孜然了,还不用担心收购价格。去年我小面积试种了一些,但是后期的技术指导、收获等问题很繁琐。现在,我底气足,也愿意种植更多的孜然。”

近年来,十三团幸福镇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持续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在巩固主导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作物生长时间差,鼓励职工群众将生育期短且适应性强的孜然与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实行“净作+套作+间作”农业种植模式,让种植户在有限的土地上一地生多“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今年,十三团幸福镇共种植孜然7.4万亩,其中正播孜然2.1万亩,套种孜然5.3万亩。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郑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