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市创新“和安”工程,引领社区治理新风尚

新疆阜康市创新“和安”工程,引领社区治理新风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1 09: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新疆阜康市,近年来一项名为“和安”的创新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程正逐渐重塑社区治理模式。该街道通过建立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不仅在问题尚未升温之际便迅速介入,而且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管齐下的策略,成功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这里的居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宁与和谐,而这一切得益于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阜新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如同社区的守护者,在日常生活中与居民亲密互动,通过参与诸如喝茶、打球等社区活动,敏锐地捕捉社区中的微妙动态,从而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他们的耳朵总是倾听,眼睛总是观察,用心去感受居民的需求和困扰。这种深入民间的工作方式,让他们能够在问题初露端倪时便发现并着手解决。例如,迎宾路社区的网格员们通过与居民一同享受茶余饭后时光,从闲聊中洞察到潜在的矛盾,从而及时介入,避免了纠纷的发生。

基层治理看似“小题”,实则为社会服务的“大课题”,只有在基层“最远一家人”发力,才能激活社区治理“微细胞”。一旦邻里间出现摩擦,阜新街道办事处的调解团队便立即行动,扮演起和平使者的角色。他们采用“五步调解法”,耐心听取每一方面的声音,公正地分析问题,直至双方握手言和。这种细致入微的调解方式,使得许多看似棘手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融洽。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处理物业纠纷时,他们更是精准划分责任,确保每一项问题都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物业公司的改进还是居民自发的筹资维修,或是政府的介入,都让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真正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阜新街道办事处还通过做强小区法律工作室,利用警官、检察官、法官、律师“三官一律”每月8小时进网格驻点办公,司法专业力量下沉网格的契机,用法治方式、法律途径为群众解纷“把脉问诊”,组织社区内居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律师学者、退休法律工作者“五大服务团”就近解决党支部和业委会遇到的难题。满足群众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需求。2023年以来,开展“三官一律”进小区活动10余次,接受相关法律咨询服务和普法宣传500余人次。

把“治理对象”转化为“治理力量”让专家们在基层尽显“神通”法律专家定期进驻社区,为居民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而社区内的法律顾问团则随时准备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援助。这种贴近居民的法律服务,不仅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也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德治的温暖也同样不可或缺,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倡导邻里和睦,让社区的每一次调解都不仅仅是解决一个问题,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美德的传播。

从“找组织”变为“组织找”阜康市的“和安”工程不仅是一项治理措施,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一种将社区打造成温馨家园的努力。阜康市阜新街道办事处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治理方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社区治理典范。

未来,阜康市将继续深化这一工程,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持续压实责任分工,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工作态度,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和谐的气息,让这里的故事,成为和谐社会最美的诠释,让每个居民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共同坚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承诺,助推美丽阜康建设。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马倩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