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昌吉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源头、大抓化解的鲜明导向,持续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推进资源整合、机制重构、科技赋能,促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资源整合,建强“一站式”解纷阵地
坚持用好党的领导机制体制优势,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为统筹,在全州大力推行“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三级矛盾调处中心+代表之家+特色矛盾纠纷调处室+各支力量”的1+1+3+1+N多元化解模式,有效聚合基层各支力量,构建调处闭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庭州枫桥经验”。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信访矛盾预防化解,推动资源力量由“各自为阵”向“集成作战”转变,构建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理联动、社会风险联防的综合治理格局,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在阜康市聚力打造“631”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依托86个村和社区建立“和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站,发挥网格员和人民调解员作用,落实矛盾纠纷前端发力,实现60%矛盾纠纷在村(社区)得到及时化解;发挥乡镇(街道)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的“主战场”作用,依托11个乡镇和街道建立“和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整合力量、集中服务,让群众有问题进中心,进一步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县级领导、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到基层“和安”中心开展联合约访、接访、下访工作,“面对面”“零距离”解决群众需求,实现30%矛盾纠纷在乡镇和街道得到化解;以市级部门单位为基点,建立联防联控网,市级“一站式”化解中心“兜底”,构建起层级分明的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体系,实现10%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在市级层面得到妥善化解。在奇台县探索创建“1+6”信访工作体系,统筹资源力量打造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体化、风险研判一体化、县乡多元调解一体化、县乡领导包案化解一体化、预警处置一体化、县乡依法处理一体化”6大体系,成立6个重点领域源头治理工作指导专班,一体化统筹、协调、推进、化解信访事项,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难”。
坚持法治引领,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全链条解决
坚持循法善治,注重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依托资源集成优势,大力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以完善基层治理平台为切入点,加强与法院、司法、公安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打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组合拳”。在昌吉市打造全疆首个“普法、调解、仲裁、信访、公证、审判”为一体的全域法务区“和合昌吉”法务中心,法院、信访、律师协会等司法资源应驻尽驻,建立“矛盾纠纷化解闭环运行”机制,对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和矛盾纠纷,实行“五统一”(统一受理、统一交办、统一督办、统一回访、统一归档备查)运行模式,将“防患于未然”的理念贯穿于预警、研判、调处的全过程,实现各类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自法务中心成立以来,累计接待群众9972人次,涉法涉诉事项导入司法途径891件。在奇台县全力打造“金麦穗”法务中心品牌,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司法行政服务资源,成立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多元化解等多项法律服务于一体的“窗口化”实体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公共法律服务,不断优化四大中心于一体“一站式”“一揽子”受(办)理工作模式,持续抓好县乡村三级调解体系、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县乡两级信访联席会议和两级诉讼服务体系的常态有效运行,有力推动1400余件矛盾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强化科技赋能,网上“一站式”解纷平台提升工作质效
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聚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感知民意、搜集诉求,按照“统一归口、分流转办、协同调度、追踪问效”的工作流程,推动群众网上诉求“一站式”受理。依托解决群众困难诉求长效机制,强化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统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访信息系统、石榴云问政等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全面归集困难诉求信息,加强审核甄别、梳理分类、热点研判,紧盯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开展研判问效、重点督办,以最快速度、最优方案、最实措施全力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在全疆率先推行“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在玛纳斯打造“玛上办”工作平台,通过线上收集群众诉求“订单”,“玛上办”办公室交办各职能部门“派单”解决,形成问题诉求收集转交、分类转办、跟踪督办、审核发布、群众评价、宣传报道“六步闭环”工作法,并将办理质效与媒体监督、绩效考核、追责问效结合起来,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网络,形成了群众诉求网上全量搜集、基层难题“一站式”有效处置的良性互动格局,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吉木萨尔县研发运用“都‘庭’好”微信小程序,打造“互联网+信访”模式,群众扫描二维码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反映诉求,后台管理员1小时内电话回访核实转办、有权处理机关3小时接单办理、5小时内现场核查、7日内办结,干部群众“线上+线下”互动“足不出户”,解决困难诉求“了如指掌”, 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将群众大小事解决在基层。今年以来,依托各县市建立的“玛上办”“都庭好”“呼必应”“奇心办”等一批矛调信息平台,收集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万余件。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汪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