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养殖模式“带土移植”湖鲜“游”入甘泉镇

新疆阿拉尔:养殖模式“带土移植”湖鲜“游”入甘泉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03 16: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养殖人员将蟹苗与虾苗投入水中,一尾尾来自太湖南岸的玉蟹沼虾,跨越万里,在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三团甘泉镇安下“新家”。

“南太湖3号”罗氏沼虾苗。曹月月 摄

带着水草“长途跋涉”而来的“白玉蟹”苗。曹月月 摄

当日凌晨3时,这批虾蟹苗踏上旅途,乘坐了近8小时飞机后到达目的地。虽然经历了“长途跋涉”,但一只只虾蟹苗依然鲜活。投苗仪式现场,工人通过测温检查、适应水温、加氧处理等步骤后,投放了4.35万尾“白玉蟹”蟹苗、120万尾“南太湖3号”罗氏沼虾苗。

“湖鲜疆养”产业援疆项目于今年正式启动实施,引进湖州蟹临门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州丰盛湾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将湖州特色水产品种、现代养殖技术和新型管理方式“带土移植”到天山脚下。此次投苗选取的两个水产品种不仅饲养难度低,在后续市场销售上也具有竞争力。

为让这批湖鲜在三团甘泉镇成功“安家落户”,今年年初,湖州农科院专家团队前往三团甘泉镇实地考察,将遇到的问题带回湖州进行多轮实验,解决饲养技术难题。

技术人员投放蟹苗。曹月月 摄

“前期,我们在池塘改造、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几个池塘的水温合适、水质良好,适合虾蟹苗的生存。接下来,我们会密切关注养殖进展情况,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并同运营单位落实好相关技术措施,让湖州的虾蟹在天山脚下健康成长。”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朱旭初说。

“湖鲜疆养”项目遵循“试养—示范—推广”原则,采取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养殖模式。为了确保湖鲜品质,及时解决养殖过程出现的突发状况,在试养阶段,湖州技术人员入驻三团甘泉镇,全程提供人员培训、饲料供应、养殖管理、产品销售等服务,对养殖过程进行跟踪指导,确保湖鲜成功上市。今年秋季,这批虾蟹就能被端上餐桌。

“白玉蟹”蟹壳呈半透明状,色泽近似和田美玉。资料图

据了解,试养塘位于三团甘泉镇十六连,由十六连党支部领办的开创棉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运营管理。项目一期水域面积53亩,其中,“白玉蟹”养殖标准塘2个,水域面积29亩,预计产量3吨;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塘3个,水域面积24亩,预计产量6吨。

产业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湖州援疆指挥部立足受援地资源禀赋,深入推进“富民兴疆”工作,谋划“湖疆协作”工程,推进实施“湖鲜疆养”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列入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重点扶持项目,探索形成“研究院+公司+合作社”运营模式,让职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帮扶、强连富民的援疆模式。

湖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陆杰说:“下一步,湖州市援疆指挥部将继续发挥后方优势,深入挖掘受援地资源潜力,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技术培训、项目帮扶等方面下功夫,以点带面,助力受援地水产品养殖品种结构调整,以产业援疆赋能乡村振兴。”(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曹月月 吴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