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聆听历史嘹亮回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举办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

在这里,聆听历史嘹亮回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举办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05 19: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看见的是曾经的戈壁荒凉之地成为生态宜居之城,感受到的是不朽的精神。”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青年科研骨干的政治能力,日前,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举办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来自新疆分院系统的50名青年科研骨干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班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教学、集中研讨、党性教育等形式,青年科研骨干通过聆听石油故事、了解兵团屯垦戍边历史、追寻先辈先烈光辉足迹后纷纷表示,要弘扬石油精神和兵团精神,深刻领会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意义,深切体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肩负的重大使命责任,增强贯彻落实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努力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做攻坚克难的‘国家队’”

黑油山是克拉玛依油田重要油苗露头的地方。“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黑油山既是60多年来几代石油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忠实见证,也是传承和弘扬石油精神的重要阵地。

在黑油山大大小小的油池旁,青年科研骨干感叹大自然的馈赠和伟大的石油前辈艰苦奋斗创造的奇迹。新疆理化所宁进良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参观黑油山,知道了第一代石油人扎根克拉玛依,奉献克拉玛依,用双手让克拉玛依从当初‘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原,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的壮举。”

在克拉玛依博物馆,青年科研骨干参观了历史照片、文物、标本、浮雕和图表以及一些修复的场景,办公室、宿舍和井架、钻机、抽油机等实物,伴随讲解员的娓娓道来,大家仿佛回到了60多年前为国找油的场景,置身其中感受着老一辈石油工人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

聆听了 “冰塔冰人”“英雄193井”“1219青年钻井队”等一代又一代克拉玛依石油人战天斗地的英雄故事。新疆生地所张军峰感慨道:“一张张照片、一座座雕塑、一件件物品,静静地尘封,凝固成永恒,这是属于先辈们奋斗的历程,‘沉浸式’学习让我在思想上深受洗礼,必将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路上书写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青春篇章。”

“这次培训必定是我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必将激发我面对困难时的顽强斗志。”新疆理化所尹健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不管任何阶段,都要深刻理解国家需要,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主动扎根新疆,走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副书记、纪检组组长安尼瓦尔·买买提介绍,当前,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举办此次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充分借助红色资源优势,通过沉浸式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让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切实提升青年科研骨干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做知重负重的‘国家队’”

始终带着问题学,是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培训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烈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龙春围绕《中国科学院的主力军角色——国家使命与学科布局》《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助力科研攻关》进行授课。面对面与专家交流,认真思考作为“国家队”,青年科研骨干要发挥什么作用?把平日里的所思所感带到培训学习中,进而深入研讨交流,做到学研结合。

“如何强化青年理论武装,在学思践悟中筑牢青年思想根基?”“怎样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科研骨干聚焦到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一个个经过认真思考提出的问题,汇总整理后,青年科研骨干和授课老师围绕主题开展研讨,思维的花火产生了碰撞。

在研讨中,他们共同给出了作为“国家队”的青年科研骨干青春的答案。

“作为支部书记又是科技工作者,关于加强党建与科研融合,我有几点心得分享……”“围绕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周期,要打造青年项目支持、青年人才奖励等青年科技创新发展平台,为破解青年科技人才起步难、成长难等问题提供经验……”研讨中,青年科研骨干敢于讲真话、提真问题,积极讨论、集思广益,既提出问题,也努力解决问题。

“做迎难而上的‘国家队’”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页页珍贵的史料、一件件鲜活的文物,生动地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青年科研骨干沉浸式参观了兵团军垦博物馆、地窝子旧居、“戈壁母亲”展览馆等,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栩栩如生的人物蜡像、逼真的故事场景体验兵团艰难与辉煌的发展历程,切身感受到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

“通过一件件实物,让我了解了老一辈军垦人的丰功伟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新疆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王鑫感触颇深,“我要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最初的地窝子到现在的高楼林立,由最初的开荒造田到现在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一代代兵团人的艰苦奋斗、终身奉献。青年科研骨干认真倾听讲解员的解说,每到一处都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他们对兵团人屯垦戍边、无私奉献的精神由衷赞叹、感慨不已。

“在这里,我看到了老一代军垦人当时屯垦戍边的环境,他们为祖国边疆的巩固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感触很深。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要传承兵团精神,扎根奉献边疆,为新疆高质量发展作出个人贡献。”新疆天文台何大林说。

新疆分院人事人才处红霞说:“当年的老军垦,用青春热血,书写了捍卫祖国神圣领土的凯歌,用汗水,书写了建设边疆的颂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最可爱的人,才使我们过上现在幸福安康的生活。作为一名机关人事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牢固树立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生活观念,要有效利用各项福利政策对科研人员支持,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让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心无旁骛地发挥他们的科研能力,真正地把科研活动转变为创新的动力。”

“时代给予了我们发挥才智、挥洒青春、实现理想的广阔舞台,学习和传承好以兵团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能够为青年科研骨干更好地投身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提供无尽的精神力量。”新疆分院党建工作处(纪检办公室)处长韩晓晶说。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许攀 )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