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银龄计划成效显著 助力西部教育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银龄计划成效显著 助力西部教育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26 16: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教育部启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是三所试点高校之一。2023年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进一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这场教育援疆的实践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教育部和援建高校的倾力支持下,克拉玛依校区为银龄教师搭建优质平台,激发他们教学科研新动能,强化服务保障,让他们安心从教。

一批批退休教师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背起行囊,投身西部教育事业,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不仅承担起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工作,还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用行动书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心怀烛火、余霞满天”的乐章。

学校领导对银龄教师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赞誉。表示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银龄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校区将与更多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从繁华旖旎的上海跨越4000公里到达戈壁油城克拉玛依,王荣发教授退休前在华东理工大学任教。得知“银龄计划”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来到克拉玛依校区。他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援疆的信念。”

在克拉玛依校区,还有许多像王荣发教授这样的银龄教师。他们离开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告别家人,去到戈壁边疆,凝聚起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点滴力量。

作为一名有着近40年从教经验的思政课教师,王荣发教授深知,思政课只有做到课堂教学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才能真正完成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

“新疆有着特殊的自然地理状况和人文历史风貌,我要把思政课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讲明白,首先我自己得先要了解这个地方。”每逢五一、国庆等节假日,王荣发教授便背着双肩包,从东到西,徒步克拉玛依,通过审美的眼光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变成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

在讲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王荣发教授拿出自己在儿童乐园沙坑拍摄的照片,“场内不同民族的孩子在一起玩闹嬉戏,场外他们的父母也言谈甚欢,这就是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生动写照。”通过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画面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21-2班谢蓉同学说:“王老师讲课善于抓住生活细节,运用鲜活案例,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不断提高讨论的参与度、活跃度和互动的有效性,对我们学习发展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王荣发教授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思政教学实践,总结出“贴近学生成长课题、从形而下的生活到形而上的理想、从生活实践到理论实践、从微观视角到宏观叙事”的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实践课程中,他将课程内容与中石大校训、校风,石油精神、石油文化相融合,使课堂更具“新疆情、石油味”,促进学生了解母校,用母校的精神文化塑造自己。

银龄教师的风采和价值不仅体现在讲台。除了给学生授课,王荣发教授也对青年教师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这边的年轻教师们敬业、上进、投入,非常尊重银龄教师,也很渴望得到指导,西部高等教育的未来属于现在的青年教师。”王荣发教授表示。

每学期,王荣发教授尽可能地去旁听青年教师的课,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在指导青年教师课题申报过程中,他多次为青年教师开办专题学术讲座,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待提高发展的建议,使青年教师能更快、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并完成相关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同时,他充分发挥“桥梁功效”,推荐青年教师到东部高校读博,变“输血”为“造血”和“活血”,推动实现教育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看到青年教师们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看到他们快速的成长,王荣发教授由衷地感到高兴。

教学之余,王荣发教授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学科优势,积极参与文化润疆工作。他积极参加克拉玛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润疆理念。

在王荣发教授的影响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们纷纷表示要不断学习、进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新疆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负责人表示,银龄教师的到来,不仅充实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还带来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资源,为该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银龄教师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心怀烛火、余霞满天”的崇高精神,他们为西部教育建设贡献的“银龄力量”,成为新时代教育援疆画卷中最为亮丽的一笔。(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黄佩)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