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个什么园?

尉犁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个什么园?

2024-01-12 17: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唐堪东

2023年12月29日,尉犁县孔雀河烽燧群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面向公众开园。熟悉而又陌生的长城,从此走进新疆寻常百姓的生活。参观者来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就可以切身了解长城知识、感受长城文化。

 

尉犁县孔雀河烽燧群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开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 摄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个什么园?

冬日的孔雀河蜿蜒曲折穿城而过,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条银色长龙。千百年来矗立在河畔戈壁荒漠中的烽燧,仿佛一个个时刻待命的勇士护佑着这条长龙。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位于尉犁县旅游路以北、西环路以东、玉屏湖以西、达西水世界以南,由长城文化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中心、游乐场组成。长城文化博物馆是其中核心部分,与周边的景观共同构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整个公园的设计风格来源于孔雀河烽燧群。博物馆的建筑如耸立的烽燧,图书馆是沙漠沙丘的形象,文化中心是雅丹的形象,与周边的玉屏湖、孔雀河,河流、湖泊、雅丹、沙丘结合在一起,和中间耸立的烽燧群形成完整的递进关系。”中央美术学院丝路中心助理研究员阴怀伟说。

 

主体建筑形似“连体烽燧”的长城文化博物馆与尉犁县城交相呼应。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 摄

百里沙海铸就众志成城精神,千年烽火谱写保家卫国诗篇。孔雀河烽燧群位于尉犁县境内孔雀河北岸的荒漠地带,是唐代时期丝绸之路楼兰道上的重要军事设施。现存的11处烽燧遗迹,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分布于“丝绸之路”西域东段的“楼兰道”上,东连玉门关、阳关,西接西域都护府治所乌垒城,是最具代表性的军事通讯、交通安全设施,在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0年11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点段名单,新疆4处唐代戍堡及烽燧遗址入选,分别为唐代脱西克烽燧、唐代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唐代克孜尔尕哈烽燧和唐代麻扎塔格戍堡。前二者位于尉犁县,后二者分别位于库车市和墨玉县。

2021年10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新疆段)建设保护规划》正式出炉,绘就新疆长城公园蓝图。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分别是克孜尔尕哈烽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尉犁县长城文化博物馆和轮台县拉依苏烽燧保护修缮项目。

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2021年,新疆尉犁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启动申报和建设,如今,主体建筑形似“连体烽燧”的长城文化博物馆在尉犁县县城中心区拔地而起。

“由于面积有限、内容很多,博物馆内部没有做常规的大开间设计,而是把很多空间用在了‘向上看’。”阴怀伟说。古代烽燧用来登高瞭望,而在长城文化博物馆内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登高瞭望,一探“塔河秘境 烽燧尉犁”:一是馆内有一座烽燧可以通过楼梯“登顶”,二是从博物馆外拾级而上,到达顶部被打造成可上人的屋面纪念广场。然后,就能进行一场现代城景与古代烽燧遥相呼应的对话了。

河北援疆干部黄志磊2023年5月来到尉犁并参与博物馆的建设和陈展工作过程,“原来我们新疆也有长城,和河北八达岭、金山岭长城一样,对我们祖国都有同样的含义。哪里有长城,哪里就有中华儿女对长城的热爱。”

古老的孔雀河烽燧群开始向世界展示新疆长城的深厚内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将为尉犁的文旅事业注入全新活力和强劲动能,必将成为巴州乃至全疆新的文化地标。

 

观众沉浸式体验从山海关到西域地区不同的长城景观,感受万里长城的魅力。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 摄

在长城文化博物馆里看什么?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

走进尉犁县长城文化博物馆,触摸留在秦砖汉瓦上的岁月痕迹,便推开了通往时光隧道的大门,从历史文化中溯到源、寻到根、找到魂。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2520平方米,目前馆藏文物600余件(组)。内设众志成城、同心共筑、传承文明、伟大复兴、命运与共展厅5个部分17个分展厅,再现了气势恢宏、跨越数千年的万里长城。以文物展示、场景再现、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生动讲述了伟大长城的历史文脉,充分展现了以烽燧为代表的新疆长城独特魅力,搭建起感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实体平台。

世界长城看北京,新疆长城看尉犁。延绵2万多公里的长城,“浓缩”在长城文化博物馆里。长城不再是冰冷的石砖堆砌,一块砖一抔土间,悠悠文脉绵延不绝。

 

在沙漠戈壁纵横的新疆,长城没有连绵的墙体,而是以一个个孤立的烽燧、戍堡、驿站、城塞等形式呈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 摄

历经千年犹“鲜活”。博物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通过金属插片艺术装置、沉浸式多媒体裸眼3D体验、机械互动与投影叠加的微缩模型、仿真壁画、体感互动游戏、沙盘再现,实物与模型交相辉映,融合声光电现代展陈手段,给观众更多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沉浸式体验从山海关到西域地区不同的长城景观,感受万里长城的魅力。

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以烽燧为代表的新疆长城资源,是万里长城向西的延续,是历代中央王朝开辟丝绸之路、保护丝绸之路的真实见证,是家国天下最动人、最深切的精神印记。

唐边塞诗人岑参有诗写道:“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这里面的“驿”“烽”“亭”藏着新疆长城的秘密。

古老烽燧记录着关山岁月,千年戍堡讲述着家国情怀。在沙漠戈壁纵横的新疆,长城没有连绵的墙体,而是以一个个孤立的烽燧、戍堡、驿站、城塞等形式呈现,在荒原上彼此眺望呼应,但同样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维护边疆安定、保障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

 

沙盘再现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 摄

“沙堆”寂无声,烽火映山河。展厅还将巴州已发现的代表性烽燧遗址——查汗通古东烽燧、察汗通古西烽燧、霍拉山村北烽燧、霍拉山沟口烽燧、七个星千佛洞烽燧、千间房南烽燧、阿克敦烽燧、哈曼沟路烽燧、上恰其烽燧、廷木墩烽燧、拉伊苏东烽燧、喀拉亚烽燧、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脱西克烽燧等,通过微缩比例模型展陈出来,让更多外地游客了解长城在巴州的发展脉络。

“遇见”沙堆烽,“对话”唐朝将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对为国戍边的将士来说,爹娘妻儿必定是永远的牵挂。展出的文物中,最让人动容动心的,莫过于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韶春尚寒”“仲夏极热”“秋气渐冷”“冬景既终”,如此典雅温润的字句,竟然出自千年之前勇武汉子的笔下。很多家书都会以时令节气开头,饱含着中华文化的含蓄之美,对家人的殷切思念,都托物言表于天气状况。艰苦戍边之余,唐朝将士还颇为流行看“小说”。陈展的出土纸文书中,《韩朋赋》《游仙窟》等手抄本残片,是唐代盛行一时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有《孝经》《千字文》等中原传统典籍手抄本。把这些文书残片拼凑起来一点点释读,仿佛穿越了时空,与1200多年前的戍边将士对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也由此可见。

 

根据国家长城资源认定资料,新疆也拥有丰富而精彩的长城资源。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 摄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何建在尉犁?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蜿蜒两万多公里,在新疆境内以烽燧形式延伸,伸向远方。在天山南北的丝路古道上,一座座烽燧、关垒、戍堡构成了壮阔的西长城画卷。

千百年来,在新疆长城地带“遗落”的历史文物,犹如一颗颗珍珠串起民族交流、文化互鉴、贸易往来的印记。

根据原国家文物局等机构2012年发布的长城资源认定资料,新疆也拥有丰富而精彩的长城资源。

目前,国家认定的新疆长城资源共计212处,分布在南北疆10个地州市、40个县市区,涉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个师(市)、9个团场,东西绵延2000余公里。其中,长城资源较为密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12处,喀什地区16处、吐鲁番市43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35处、阿克苏地区56处。新疆长城资源主要集中在汉唐时期,其中唐代长城资源最多,共有187处。

新疆境内的“长城”没有连续高大的墙体,它们多是根据地理位置、战略作用、周边环境而修建的点状分布的烽燧、戍堡、驿站等军事设施,在历史上发挥了保护边疆安定和古丝绸之路畅通的作用。

长城新疆段是我国最西端的长城,是中国长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管辖西域维护祖国统一的实证,是国家主权和中华文化的象征。

长城新疆段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维护边疆安定、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作用,凝聚着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边疆、维护边疆安定的宝贵精神,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是文旅融合的宝贵资源也是文化润疆的重要载体。

巴州境内有30多座烽燧,其中尉犁县境内有11座沿孔雀河而建的烽燧,被称为孔雀河烽燧群。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尉犁县东南90公里处的荒漠地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烽燧群沿孔雀河北岸,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在库尔勒市至营盘古城之间长约150公里的范围内,为唐代“沙堆烽”故址,属于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的军事预警设施。

 

“沙堆”寂无声,烽火映山河。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 摄

2019年至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唐代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沙堆烽)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址、木栅栏、踏步、灰堆、水塘等遗址12处,出土文书等各类文物1560余件,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遗址中出土的这批纸文书、木简,是近年新疆考古发掘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资料。文书内容丰富,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军事文书数量最多,许多内容尚为国内首次发现,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

沙堆烽遗址出土的文书绝大多数为汉文书写,也有部分用焉耆文书写,有的文书中还提到“于阗兵”。这些发现印证了1000多年前汉字一直是当地官方通用语言文字,西域先民与来自中原的将士一道守卫着边疆,共同守护家园安宁。

“尉犁县境内的孔雀河烽燧群是全疆保存最完好的一条烽燧线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尉犁县副县长胡兴军说,正是因为孔雀河烽燧群保存非常完好,当时曾考虑选择在遗址本体建一个遗址公园,但由于这个地方属于荒漠无人区,在原址上没有办法建遗址公园,所以把这个遗址公园建在尉犁县境内。

胡兴军说:“我们要把尉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新的文化地标,打造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精品项目,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跨越两千年,纵横四万里!烽火狼烟早已散去,古老长城焕发新生。

责任编辑:秦金俐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