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一件事 三代人一片绿 ——看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如何变成“森林绿洲”

一甲子一件事 三代人一片绿 ——看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如何变成“森林绿洲”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15 11: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冬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花桥镇十三连万亩耕地的边缘,薄雾笼罩,森林如海似涛,如梦似幻。放眼望去,以胡杨、沙枣树、新疆杨为主的百万株人工林木,在沙漠边缘次第铺开,像一排排战士,守护身后的良田。从空中鸟瞰,林带由南向北沿着十一团、十二团、十三团、十四团延伸百余公里,一边是漫漫沙丘、一边是阡陌交错的绿地良田,很难想象这条“绿色长城”几乎全部是由人工种植而成。这仅仅是著名的“三五九”生态防护林的一角。

六十多年前,第一师阿拉尔市还是一片荒漠戈壁、人烟稀少。如今历经三代兵团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起了一座69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新城。目前,第一师阿拉尔市林地保有量已达222万亩,占全师土地面积的22%,森林面积达229.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9.3%。一师阿拉尔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世代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的庄严承诺。

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也是造林的“愚公”

大踏步地走过林带,前方仍是无尽的荒漠,但身后的绿色屏障给人以希望和安心。

塔克拉玛干沙漠缺水、干旱,1950年前,沙漠不断侵蚀沙雅、阿瓦提等邻近地区,让贫苦的老百姓生活更加困难。

过去,这些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间歌谣:“黄沙风啊,从草棚子后来了,圈里的羊儿,转着圈不能安静啊;屋顶的麻雀啊,落在水塘里了,圈外的毛驴啊,掉在沟里了;馕坑的火啊,点也点不着啊。”

过去,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雅、阿瓦提等县因生态环境恶劣,人口一直未超过万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战天斗地的激情延续到这里。

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王震将军带领部队来到了这里,官兵脱下军装、拿起锄头,开始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六十年过去了,兵团三代人在沙漠的边缘种植百万亩以上的成片林地,建成了总长超千公里的多条大型防护林带,初步实现了“人进沙退”“林进沙退”的大逆转,“绿岛之舟”阿拉尔的绿色版图因此扩大了千余平方公里。

塔克拉玛干北部流沙止步生绿。阿拉尔成为塞上绿洲。静静的塔里木河流过繁华的市区,两岸杨柳葱郁;浩渺的胡杨河公园碧波荡漾,湖畔群鸟飞翔。

这是新疆治沙史上空前的奇迹!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在防风固沙、建设边疆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六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坚信“敢教日月换新天”,不断将沙漠逼退。

兵团人不缺英雄,但这里也诞生了无数植树的无名英雄。

十一团花桥镇十三连,从建连的那一天起,40多位职工用近20年时间,在30公里长的沙漠边缘种下1公里宽的绿带。同样,十二团塔南镇十二连,30年来,不但种出了万亩林地,而且在沙漠盐碱地里开垦出万亩良田。60年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前锋地带的十一团花桥镇,三代人坚持“植绿护绿兴绿”为己任,目前,全团林草植被面积达23.5万亩,林网化率达90%,植被覆盖率达33.8%,将绿洲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延伸了整整20公里,在亘古沙海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60年来,全师累计义务植树参与人员70万人次,直接造林17.49万亩,栽种树木1923万株,在120公里沙漠沿线,平均每年向沙漠腹地推进0.5公里。

“治沙护林已经成为我一生唯一要干的事业。我退休了,儿孙辈也会继续干下去。”从事护林工作已有十余年的十二团塔南镇护林员李健军说。

李健军的这一席话,像极了愚公的那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呐喊。

兵团第三代人、十一团花桥镇护林员夏万林,十多年来累计巡护里程近7万公里,栽种树木上万棵,养护林带数万亩。他爱林、护林,全年有一大半时间吃住在生态林里,多年的坚守,他的管辖区没有发生过一起毁林事件。

“那些林子就是我的家人。”夏万林说。

兵团第二代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艺师谢小云坚持治沙几十年,她的奖状已挂满墙,却看得很淡:“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林业技术员,不让职工群众‘吃沙’,这是我一辈子不变的想法。”

63岁的一团金银川镇二连退休职工张治国,母亲是“山东女兵”,来到边疆的第一天就开始种树,母亲退休后张治国继续种,他今年16岁的孙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一代代兵团人的坚守,昔日的百万亩漫漫黄沙、戈壁,现在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良田。

创造治沙历史的英雄们,已经载入史册。而像他们一样的那些无名治沙英雄,在一师还有很多。他们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只为那一片绿色。

治沙的英雄们 也是科学造绿的践行者

夏万林站在十一团花桥镇辖区三五九防风林的一处高坡上,环顾四周,眼下,十多年树龄的胡杨已是一片金黄。13年来,这片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地方,在他的坚守下,不断发生着改变。

2010年,夏万林走出校园就成为一名护林员,开始了他治沙造林护林事业。

“治沙造林不能蛮干,得依靠科学技术”。夏万林脑子活络,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兵团第二代人,让他有着与传统做法截然不同的治沙逻辑。“老一辈人种树治沙靠斗志,我们这代需要科技的力量。”

1993年出生的夏万林从小便见识到了沙尘暴的可怕,“那时也没那么多防风林,刮起沙尘暴的时候,我们都不敢出门,要是不戴口罩、头巾上、嘴里、头发上满是沙子。”

风沙灾害是团场职工最“恼火”的灾害,也是团场职工一生中“斗争”的敌人。“父辈们年年种树,种了死一部分,死了还种,就是这么‘硬气’。”在夏万林看来,兵团精神就是这种“与天斗,与地斗,斗风、斗沙、斗盐碱!”的外在表现。

时代的制约,让第一代兵团人以人力治沙,但现在不一样了。“治沙的核心就是管得住沙,种得活树,用得好水。”夏万林说。这十几年,夏万林栽种树木上万棵,养护林带数万亩,成活率90%以上,得益于滴灌的使用、抗盐碱树种的采用等一系列科学造林、造绿技术。

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林草局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围绕塔克拉玛干北缘综合治理等课题,进行开发研究。并累计投入资金 30 余亿元,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工程,新种植四翅滨藜、梭梭、沙拐枣等抗碱耐旱灌木林 8 万亩。完成造林退化林修复、封沙育林、防沙治沙、草原生态修复、退耕还林工程共计 100 余万亩,在大漠边缘正形成大片森林。

在大漠腹地植树造绿,无水、无电、无路、无通信,树苗种植的存活率难以想象。可以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沙最难点就在治沙、治碱、引水、防风和提高效率。

如今,第一师阿拉尔市引入了滴灌技术,开发出“干法种植”“机械植树”“飞机树球植树”“网格法治沙”甚至“卫星监控”“实地监控”“点滴法补充营养液”等科技治沙增绿技术。

第一师阿拉尔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绿,解决了过去50年没有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林草局推广种树最有效代表性妙招是,把种植棉花的“滴灌肥水一体化”技术引入到植树上来。

“我们通过沙漠土壤科学的研究应用,发现了塔克拉玛干的‘生态密码’——核心就是怎么让植物拥有赖以生存的水。而肥水一体化滴灌技术刚好解决了在沙漠植树,用最少的水种活最多的树木问题。”第一师阿拉尔市林草局工作人员姚珊妹说。

这一项技术,为第一师阿拉尔市在沙漠戈壁造林解决了大问题。

科学研究与实践碰撞出火花,给沙漠铺上了绿色。如今,沙漠戈壁虽然已经被控制和改善,但还有亟待提高的地方。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授韩路长年致力于沙漠植被研究,著有《塔里木盆地北缘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研究学术论文。他表示:“目前,塔克拉玛干北缘沙漠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人工植被群落结构急需人为调整干预,生态系统稳定性还有待提升。”

为此,第一师阿拉尔市也对当地的治沙现状始终保有清醒的认识。“咬住治沙增绿的这股劲儿,不能松。”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艺师谢小云说。

绿色的守护者 走上了沙漠和谐共生之路

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花桥镇十三连,这个离沙漠最近的连队,今天放眼望去,远处防风林带生机盎然,目之所及,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沙地,绿色之间,隐约有野生动物踪迹显现。

“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我们采用‘乔灌草结合,以灌为主’的耐旱耐盐碱植物配置模式,才能更大程度地恢复绿色原生态。为此,全团已新增四翅滨藜、梭梭、沙拐枣等灌木林已达8万亩。”谢小云介绍。这些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采取科学节水措施,推广乔灌草栽培新技术,并结合机械补播、飞播、育苗移栽、扦插、沙障等方式,进行沙漠生态综合治理。

在谢小云看来,防沙治沙既要坚韧不拔、坚持不懈,也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方法。“要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用现代科学治沙技术系统治理,科学治沙,久久为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阿拉尔市三五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十一团花桥镇灌溉服务部负责人宋明江与谢小云有着同样的想法。他表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地带,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如果不想办法提升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可能功亏一篑——沙漠的边缘“锁”不住,风沙还会继续侵袭城市和农田。

“治沙不是为了把沙漠消灭掉,更重要的是恢复其植被。”宋明江认为,治沙要积极考虑沙区的原生态自然恢复能力,要走治理和恢复路子。

目前,沿十一团花桥镇等多个沙漠边缘团场一线,沙漠生态补水工作,在国家塔河流域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已进行了三年。

在十一团花桥镇塔南二干渠37号闸附近,一道闸门洞开,源源不断的灌溉水注入大漠。目前,塔南二干渠已有5个分水口直接补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区。从2019年开始,3年连续生态补水累计1.88亿立方米。补水让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胡杨及野生灌木等植被长势明显好转,野鸭等飞禽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近两年,大流量、按季度补水已成为常态化。

这种沙漠生态恢复做法,在同样是沙漠边缘团场的十团昌安镇有了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位于该团十一连的中国华能天华阳光阿拉尔光伏发电站,十团昌安镇正朝着“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的“林草光”互补生态修复新模式前进。

走进光伏发电站,远远望去,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的光伏板连绵不绝、蔚为壮观。在光伏板下,只见生长着一片片沙打旺、骆驼刺、芦苇等多种沙生耐盐碱植物。

“没想到,这些草地在这里越来越旺,要知道,电站初建时,这里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阿拉尔光伏发电站现场负责人杨民说。因4000亩光伏板的建设,让这片沙丘“停”了下来,植物种子不再“漂泊”,有了生根发芽的条件。在这片光伏基地,已有十团昌安镇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与电站开始探索林草光互补生态修复新模式:以光伏实现治沙,用牧草种植带动养殖、用养殖反哺生态修复,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沙漠治理新模式。

同样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昌安镇,在沙漠里建起大棚,利用沙土种起了西瓜、哈密瓜。而实现沙漠与人和谐共生的另一样板,当仁不让是十一团花桥镇 ,该团用10年时间打造的“沙漠之门”景区,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近5亿元。

“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要将沙漠治得住、管得好、利用好,还要让沙漠变成‘金山银山’,从而在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韩路说。(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张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