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口岸看新疆:民族团结之花在榆柳巷绽放

走进口岸看新疆:民族团结之花在榆柳巷绽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1-15 10: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祖国西北边陲,有这样一条特色巷道,那就是位于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额敏镇塔斯尔海村的榆柳巷。这条巷道得名于巷道中那棵树龄超百年、榆柳合体的古树。古老的榆柳,犹如一位智者,凝视着时光的流逝,其叶仍然郁郁葱葱,散发着岁月的芬芳。榆柳合体,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象征着不同元素的和谐共生。大树静静地挺立在巷道中,仿佛也在述说着这里民族团结的美好故事。

热心“马大姐”传递爱心

马新华是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公安局的一名退休民警,也是一位无私大爱的传递者。在马新华家中大院的墙上,挂着一张显眼的全家福:全家福上,马新华自己是回族,丈夫米吉提是维吾尔族,儿媳是哈萨克族,此外还有汉族"爸爸"杨吉春、哈萨克族"弟弟"叶尔木拉特·克孜汗、哈萨克族"儿子"吾拉孜别克,他们笑容灿烂,共同构成了一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

老人杨吉春,是马新华家迎来的第一位"亲人"。2004年初冬,当下班回家途中的马大姐看到身着单衣蹲坐在街头的汉族老人杨吉春时,她毫不犹豫地把他接回了家。了解到老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无家可归时,马新华与丈夫商量后,决定让老人从此在家中住下。为帮助杨吉春治病,她欠下了6万多元的医疗费,直到退休才还清。

资料图

热心的“马大姐”还在哈萨克族汉子叶尔木拉特•克孜汗遇见困难时挺身而出,为他和他有孕的妻子提供住所,帮助叶尔木拉特到驾校学习。在了解到哈萨克族的吾拉孜别克年幼丧母,父亲也在车祸中离世,生活陷入无助之中时,马新华带着温暖的关爱,将吾拉孜别克从困境中拯救出来。她不仅在周末和假期将他接回家,还资助他完成了初中和技校的学业。现在,吾拉孜别克已经成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5团的正式职工。“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在马新华的悉心呵护下,吾拉孜别克开启了崭新的人生征程,这段跨越民族界限的亲情,令人潸然泪下。

马大姐的动情付出,演绎了一曲曲深情的民族团结交响曲。她也先后获得“新疆公安机关交警系统民族团结标兵”“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自治区最美家庭”“自治区文明家庭”“塔城地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如今,马大姐的爱心小院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已改造升级成了“马新华民族团结大院”,自去年4月正式开放以来,已经接待2万多人参观,成为新疆民族团结的鲜活典范。

林忠东与库尔鲁西·乌斯曼两“兄弟”合作共赢

在塔斯尔海村,还有这样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好“兄弟”:林忠东和库尔鲁西·乌斯曼。自1964年成为邻居以来,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89年,林忠东的妻子汤素云车祸受伤,库尔鲁西与妻子主动前来帮助,让他的家人无忧。 “当时,多亏了大哥和嫂子。嫂子在医院照顾我,大哥还管着我爱人和女儿吃饭,真是太感谢了!”每当提起这件事,汤素云总是充满感激。

1991年冬天,林忠东下岗。得知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库尔鲁西主动建议二人可以一起合作养殖牛羊。就这样,兄弟俩筹集了6万元开始育肥牛羊。一个在家专心养殖,一个外出跑购销,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30年。现在,他们已成为了当地养殖业的佼佼者,二人还合伙开了一家风干肉店,库尔鲁西负责熏制加工,林忠东负责联系销售。谈及过往,林忠东不住感慨:“三十年来,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感情也越来越深。现在,两家人像一家人一样亲!”两人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友情,成为了彼此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兄弟。

榆柳巷中,民族团结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共同构成了新疆民族团结的美丽画卷。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深厚的情谊,一同谱写了一曲美妙的和谐之歌。

(中国日报新疆站记者毛卫华|李汶颖)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