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额敏县|文旅融出新天地

新疆额敏县|文旅融出新天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26 09: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行走在新疆额敏县塔斯尔海村的榆柳巷,沿着独具民族风情的巷道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棵百年老榆柳。巷内全长640米,多元化的建筑风格、感人的民族团结故事、以及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吸引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图为榆柳巷民族团结彩绘墙(罗茜 摄)

在这棵已有百年树龄的榆柳树旁,居住着互为邻里的塔斯尔海村村民林忠东和库尔鲁西·乌斯曼两家人。两家从父辈开始就来往、互相帮助,从1993年开始合作从事风干肉的制作销售,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我们两家在这里住了快60年,从没吵过架、红过脸,两家的孩子也是在一起长大,互相帮助,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库尔鲁西·乌斯曼说道。

在额敏县,这样的团结故事处处都有,塔斯尔海村榆柳巷只是额敏县民族团结的缩影。近年来,额敏县打造民族团结示范点30个、民族团结教育基地5个、“石榴籽服务站”示范点20个,促进了各族群众情感交融、守望相助。

“榆柳巷逐渐发展成旅游打卡网红点,游客们大多都会来到榆柳巷与榆柳树合影打卡拍照,感受当地民族团结的发展成果。” 额敏县额敏镇塔斯尔海村第一书记徐丽笑着说道。

榆柳巷内,民俗文化的元素融入在一排排整理的建筑中,其中不少是各具特色的民宿。“在咱们榆柳巷的打造中把文旅和传统手工艺、民宿、农家乐等结合起来,让百姓都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咱们巷内的奶疙瘩和风干肉都小有名气,游客来了都喜欢点名去买他们的产品。”额敏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梁蒙说道。

图为额敏县记忆馆馆内(罗茜 摄)

如今,榆柳巷不断提升巷道品味,先后建设额敏县记忆馆1座、民族团结小院5座、宴会厅1间、特色商铺12家,集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亲子互动、美食品鉴为一体。鼓励村民销售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等,让家家户户共享旅游红利。

近年来,额敏县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培育,把文化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引擎,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倾力打造“山川额敏 越来越好”旅游品牌,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除了榆柳巷的特色民俗文化之外,也迷里古城遗址以及郊区乡甘泉小镇等17处景区景点串联起了额敏县乡村旅游的蓝图。“在未来,我们要不断提升额敏县旅游业的文化含量,延伸产业链,在市场上走出一条符合额敏实际的特色之路、创新之路、发展之路。”额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徐秀华表示。

据悉,2023年1-9月,额敏县共接待游客323.8万人次,同比增长97%,实现旅游收入20.08亿元,同比增长98.3%。(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毛卫华|罗茜)

【责任编辑:蔡东海<Cai DongHai>】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