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由乌鲁木齐市委教育工委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五中学举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推进会中,沙依巴克区进行了“美好教育 幸福沙区”五育并举青少年“筑基”工程活动展示。沙依巴克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阿巴拜克力·祖农出席活动并代表沙依巴克区作经验交流。
(图为沙依巴克区青少年“筑基”工程活动展示活动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活动中,沙依巴克区的老师和学生热情洋溢,“律动身心 传承国粹”展区,有篮球健美操、戏剧唱段和川剧变脸表演。“重塑美育 文创书绘”展区,有精巧陶艺、核雕书画文创展示。“互嵌互学 诵读经典”展区引得大家驻足观赏。最具特色的中草药养生茶,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七小学展示篮球健美操《中国娃娃》。)
小小的篮球,动感的旋律,伴随着矫健的步伐,奏响出希望的乐章。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七小学以体操形式向大家展示篮球之美——《中国娃娃》。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一小学和第十四小学展示戏曲表演《共产党员》和川剧变脸。)
在大力推广“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各校师生都踊跃参与,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一小学和第十四小学两个市级传统文化特色学校为大家带来戏曲表演《共产党员》和川剧变脸。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二小学 “我的家乡我的舰,舰校共筑深蓝梦”主题陶艺作品展示。)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二小学围绕"大美新疆"、富民兴疆、胡杨精神、科技强国、走向深蓝"五个主题,通过陶艺作品展示“我的家乡我的舰,舰校共筑深蓝梦”。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二小学核雕作品展。)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二小学核雕社团从小培养学生认识、了解并学习核雕艺术,让“非遗”文化根植于学生心灵,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五小学制作超轻粘土作品。)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五小学的师生,通过搓,揉,捏,压等手法制成超轻粘土作品《天山雪莲花》。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七小学和第七十三中学展示了师生手工制作的书画文创作品和书签。)
翰墨飘香传国粹,挥毫落纸立德行。市级书法特色学校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七小学和第七十三中学展示了师生手工制作的书画文创作品和书签。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扇面书画拓印文创作品。)
清风徐来,尽“扇”尽美。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展示了扇面书画拓印文创作品。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展示巨幅画作《大美新疆》。)
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展示了巨幅画作《大美新疆》,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乘坐和谐号穿越天山南北欣赏美丽的新疆,了解我们可爱的家乡。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六小学《新时代好少年》朗诵师生合影留念。)
乌鲁木齐市第六小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在时尚美丽的乌鲁木齐红山脚下,用标准的普通话,以饱满的精神朗诵《新时代好少年》。
(图为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中医药特色展示区。)
杏林传承百草香,中华医典润少年。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以“高中中医药特色班”为切入点,聚焦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启动“中医特色班”植物(中草药)种植试验基地项目,展示了种植的中草药、自制药包香囊、养生茶等。
沙依巴克区教育系统通过此次青少年筑基工程展示活动打响了“美好教育 幸福沙区”教育品牌!下一步,沙依巴克区将进一步围绕工作要求,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努力打造“一校一品”形象,持续推进优质特色学校建设,为沙依巴克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懈努力。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康媛媛、李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