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光伏产业发展新高地

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光伏产业发展新高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16 14: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5日,在新疆哈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施工现场,从年初目所能及处皆是黄土,到金秋九月现场一片机械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进行各项施工作业,一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蓄势待发,中建新疆安装项目团队绷紧时间弦,吹响工程节点“冲锋号”,全力保障10月30日重大交工节点任务顺利完成。

图为9月15日,工人正在进行楼承板安装工序。

为了抢抓住光伏产业升级换代的窗口期,业主单位要求短时间内厂房建成投产、创造效益,这对项目团队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项目工期是254天,要在半年时间内建设起一个建筑面积13.46万余平方米的厂房,难度确实很大。”项目经理周彦铭深刻认识到,要想顺利实现优质履约目标,多措并举为厂房快速建造注入新动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历时8个月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充分发挥项目“铁三角”管理优势,实现快速建造,50天完成厂房钢结构框架基础施工,120天完成680台单晶炉基础施工,180天1.8万吨钢结构构件吊装完成,190天完成6万平方米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200天完成5.5万立方混凝土浇筑,连续4个月产值破千万,总产值突破2亿元。

图为9月15日,工人正在进行防火涂料喷涂施工。

此外,为更好铸造精品工程,项目不断优化、提炼总结,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方面取得新突破,整体装配率高达95%,以钢结构为主体,将建设所需的钢构件、钢筋桁架楼承板、单晶炉基础定型塑钢模板均在工厂生产后,运至现场进行精益化组装,作业效能与便捷度均大幅提升。“与传统厂房不同,通过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方式建造的厂房钢构件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进行组装,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期的同时减少现场作业量,而且现场工人基本可以摆脱砂浆、水泥、模板、外架和满堂架,真正体验‘产业工人’的成就感。”项目总工高鸿福说。

图为9月15日,项目全力冲刺后期装饰、给排水安装、电气安装工作。

截至目前,项目钢结构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处在全力冲刺装饰、给排水安装、电气安装阶段。“针对10.30日交付节点目标,项目以劳动竞赛为载体,开展秋季节点攻坚大会战,管理人员与工友并肩作战,吹响大干号角,掀起建设高潮。”项目生产经理王治雄说到。

据悉,该项目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项目,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以打造智慧工厂、智能工厂、绿色工厂为目标,充分利用哈密市区位、资源优势,抢滩布局光伏产业。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哈密市光伏产业的空白,进一步扩容“疆电外送”通道,在“一带一路”核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光伏制造产业,提高光伏产品在全省、全国的终端市场的占有率。(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张大千)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