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 新疆铁路以互联互通促繁荣

“一带一路”十周年 新疆铁路以互联互通促繁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16 14: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新疆铁路部门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积极融入自治区向西开放“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着力提升中欧班列开行质量,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霍尔果斯口岸和阿拉山口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过6万列,中欧班列通行数量占全国的五成以上,助力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为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疆铁路部门积极参与高质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持续完善疆内铁路运输网,合理优化列车运输组织,加快构建沟通南北、横贯东西、畅通区域、覆盖城乡的大能力、快速度、强赋能的干线铁路网,促进自治区南北互动和东西交融。加强对外互联互通高站位谋划完善疆内路网主骨架扩大路网覆盖面,提高运输质量改善运输能力,加快补齐铁路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内外联通通道建设,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了东西双向互济对外的开放通道网络,铁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的作用日益突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中欧班列成为密切联系中亚、欧洲贸易的纽带, 阿拉山口站全力架设中欧班列快速通道,提升服务中欧班列到的能力,全力保障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阿拉山口站列车开通纪录一直持续不断的刷新:阿拉山口口岸从第一列中欧班列到2018年6月突破 5000 列,用了近7年时间;从第5000列到2019 年9月突破10000列只用了 15个月时间;从第 10000列 到到2021年 7月突破20000列仅用了 不到 24 个月时间。

霍尔果斯口岸始终秉承着打通中亚、中欧的铁路运输通道。近年来通过强化调度指挥,合理运用线路、推进建设数字化口岸、施行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自 2016 年开出首趟中欧班列至今,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已突破3万列大关,班列年通行量从2016年的不足 400 列迅速增长至 2022 年的 7000 余列;从每日进出境2列、搭载几百吨货物、种类单一的服装鞋靴,到单日进出境 20列以上、搭载货物逾万吨、种类丰富至 200 多种;辐射区域从最初的两个国家、三个城市,到如今的通达 18 国、45 座城市和地区,十年间,中欧班列行稳致远,与这座年轻口岸一起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十年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稳步增长,不仅畅通了国内与欧洲和中亚之间的陆路贸易渠道,而且对于新疆本地的影响也同样巨大。从铁路线的不断延伸到运输组织的持续优化,让新疆交通体系的运输效率得到了空前发展,不管是投资还是产业转型,以及逐步实现区域性交通与港口集结中心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性转变。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间,新疆铁路部门的成就有目共睹。铁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经营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推介“坐着火车游新疆”旅游品牌,开行“畅览南疆”、“新东方快车”、“天山号”等旅游列车;加大货运市场调查排摸力度,积极走访并与疆内骨干企业、驻疆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路企互保共赢,铁路为新疆商贸物流及旅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公铁联运、物流基地等方面已初具规模,新疆铁路带动旅游商贸物流、助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新疆加快向西开放的作用日益显著。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黄佩)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