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湖看新疆|丝路生花---魅力和田艾德莱斯

沿着河湖看新疆|丝路生花---魅力和田艾德莱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09 16: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疆和田的阳光是会说话的,因为站在沙枣树下就能听到秋日的私语;和田的风是会说话的,因为他总是将沙粒卷起,将和田的沧海桑田娓娓道来;和田的约特干古城是会说话的,将驼铃丝路的传奇讲述千万遍;你听,和田的丝绸也是会说话的,吉亚丽人艾德莱斯绸的手工匠人们琴瑟和鸣将丝绸作成了华丽的诗。

丝路生花—艾德莱斯,艾德莱斯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交融的活化石。2008年,传统的艾德莱斯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后的手工业”。艾德莱斯是塔克拉玛干大漠深处舞动的彩绸,是一个民族对生活热爱的写照,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 新疆和田市吉亚乡就是艾德莱斯绸的发源地,被誉为“艾德莱斯丝绸之乡”。

新疆玉龙喀什河的水养育了和田人民,当记者跟随“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和田市吉雅乡阿孜乃巴扎村时, 做了15年抽丝师傅的玉吉莱·艾麦尔正在演示艾德莱斯丝绸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她时不时用木棍搅拌蚕茧,把生丝纤维线头绞成一股,再用纺车慢慢抽丝。

玉吉莱·艾麦尔工作所在的是新疆和田市吉亚丽人艾德莱斯绸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和田市吉亚乡,紧靠玉龙喀什河。1984年吉亚丽人艾德莱斯丝绸厂建立,2010年北京市投入400万援疆资金,帮助进行扩建,使公司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建成包括抽丝、染坊、备料房、纺织车间、展销厅、库房、手工绣花、葫芦雕刻、裁缝服务中心、停车场、绿化带等场地。

“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女儿也喜欢艾德莱斯,现在是扎染师傅。现在我们一家都有很稳定的收入。”53岁的苏迪汗说。

和田手工纺织的艾德莱斯丝绸,采用天然植物和矿物染料,色彩以黑白为主,简洁明快,散发出神秘浪漫的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旅游纪念品。它以图案优美、色彩艳丽、质地优良、历史悠久,深受中外宾客的青睐,被世人誉为艾德莱斯丝绸之乡。目前艾德莱斯绸系列产品3万件,年销售额130万元,在和田团城、约特干故城等点上均有销售点。

吉亚乡吉亚丽人艾特莱斯绸有限公司是当地龙头企业,该公司在北京援疆资金支持下,通过公司+合作社+家庭作坊模式,带动当地就业和发展产业。

吉雅乡阿孜乃巴扎村村支部书记麦提尼亚孜·买提吐尔逊告诉记者:“5年前农牧民收入低咱们这里还是贫困村,那时候工作也特别难找,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两个艾德莱斯公司,带动40人就业,30-40农户从事艾德莱斯,妇女们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好过了!”

艾德莱斯已经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吉亚乡有艾德莱斯丝绸生产企业7家、合作社4家,从事家庭式艾德莱斯织绸专业户668户,艾德莱斯织机765台,艾德莱斯绸产业实现从抽丝、染丝、织布到服装、实体店销售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疆内外,年产量近45万匹,年产值超3000万元。

如今,吉亚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艾德莱斯丝绸产业,有的种桑养蚕,有的用织机织布,有的在外地经营门店。让更多村民实现就业、增收、创业。

和田市吉亚乡副乡长阿孜古丽·阿卜来提表示,继续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工作,下一步会以大漠胡杨文化、艾德莱斯丝绸文化为依托,将艾德莱斯丝绸从单一手工生产、销售向产品展示、技术培训、文化旅游、休闲观光的升级转变,努力打造丝绸博物馆、展览厅等非遗传承馆,为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夯实基础,不断促进乡村文明。

为适应市场需求,吉亚乡艾德莱斯丝绸产业近年来持续创新。据和田市文旅局旅游科科长赵玉梅介绍,“我们将艾德莱斯的元素融入到当地的文创产品设计中。”除传统绸缎布料外,进一步开发了帽子、发卡、领带、鞋子、笔记本等多种产品。

布左热·麦提如孜介绍,目前帽子、发卡非常的受消费者们欢迎,大家可以随身携带比较便利,也能随时展示我们艾德莱斯绸更加创新样式的美感,将艾德莱斯绸制作成小装饰品也都是来自消费者给我们的反馈,我们也在不断创新艾德来丝绸在生活用品上运用。

据记者了解,今年2023年7月22日-7月23日新疆美术馆曾举办一场时尚盛典——“璀璨丝路·和合共生”时尚秀动态秀场。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新疆服装设计协会会长孙秀琴通过主题作品的发布展现了她对艾德莱斯的传承和创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孙秀琴曾表示,艾德莱斯就像漫天的彩霞,像大海的波纹,我们应该传承好这种非遗时尚,打造好这一品牌。她用诗意的表达形式,强调了艾德莱斯的美与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和田市文旅局旅游科科长赵玉梅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有非常丰富璀璨的各民族文化同时我们也成长了大批很有创意优秀的设计师,他们将艾德莱斯服饰与现代元素相融合,让更多的人接受艾德莱斯绸,同时我们每年通过一个200万的援疆资金项目,携手优秀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将艾德莱斯绸在北京时装周上展示,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深入推进新疆的时尚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用丝绸之路的文化将中国的时尚推向世界的舞台!”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