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发现最美铁路--探访中欧班列西通道”活动在霍尔果斯站启动,走进万般皆可能的口岸站,在发现“最美”的行程中,探究助力班列跑出“加速度”的口岸站如何谱写出一个又一个的新篇章。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新疆向西开放的铁路双口岸优势持续得到释放,一趟趟“钢铁驼队”满载“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助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枢纽能级稳步提升,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支点作用持续增强,商贸物流中心、交通枢纽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等建设加快推进,口岸功能不断完善,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加快共建“一带一路”的同时,新疆铁路部门积极参与高质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持续完善疆内铁路运输网,合理优化列车运输组织,增建精阿二线、实施口岸扩能改造等手段积极融入自治区“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有效搭建起了周期短、时效快、运量大、效率高、低碳环保的亚欧陆路运输大通道。
新疆铁路优化班列开行方案,科学调配运力运能,加快取送车对位作业,紧盯取送车装卸作业,合理组织列车解编,推行译票审核等作业环节前置,有效压缩了列车运行时间,助力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国计民生的生动实践中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出新使命,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有目共睹。铁路部门作为其中的参与者,带头发挥国企担当和行业优势,铁路建设“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得中欧班列开行势头一路高歌猛进,有效推动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新高地,谱写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新篇章。(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董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