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助推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十周年—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助推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06 14: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5日,“一带一路”十周年——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助推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马倩妮摄)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伊犁州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聚焦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围绕打造亚欧黄金通道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深度融入新疆“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布局,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努力争当全疆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从今年8月4日开始,霍尔果斯口岸对农产品、地产品和属地贸易实行快速通道,其他车辆实行电子预约排队,截至9月2号,首次突破1545辆单日通关记录,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霍尔果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皮履屏说,近年来,霍尔果斯最大限度发挥口岸优势,积极优化口岸运行机制,加快完善口岸软硬件基础设施,持续提升铁路口岸集疏运和公路口岸通关过货能力,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伊犁州与哈萨克斯坦杰特苏州、阿拉木图州,霍尔果斯与杰特苏州的潘菲洛夫区签订了友城协议。加大地方政府与边检、海关与哈方的对等会谈会晤,实行一线常态化每日会晤机制,促进通关问题的现场解决。

霍尔果斯市不断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申报工作,依托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开发霍尔果斯与中亚国家跨境旅游线路4条。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许新明介绍,在这里中哈两国公民和第三国公民,不用签证持护照等有效证件可实现30天免签跨境自由流动,体验特色跨境旅游,2023年上半年,中方累计入出区人数达128.0628万人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中心单日进出人员最高峰约3万人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合作中心“金”字招牌日益凸显。

据了解,霍尔果斯市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中哈合作中心等多区叠加优势,依托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开放通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逐步构建。霍尔果斯口岸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一带一路”陆路口岸,粮食、整车等8个功能性口岸挂牌运行。

伊犁州党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朱大纲说,“双西公路”全线贯通,精—伊—霍铁路与哈国铁路网实现客货联运,近30%的新疆本地产品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居全疆首位。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累计超过3万列,居全国铁路口岸首位。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三线从霍尔果斯首站入境,累计进口天然气超过4000亿立方,惠及国内27个省市5亿人口。伊犁州成功创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新边民互市、国际快件中心建成投用,伊宁航空口岸验收工作加快推进。下一步,我们将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落实好新疆友好交流访问团出访中亚三国有关成果,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交流,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建设,为新疆高质量发展贡献伊犁力量。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毛卫华|马倩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