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开启保税物流新业态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开启保税物流新业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8-25 08: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嘀! 8月23日,随着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出境货车通道顺利抬杆,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海关成功完成境外货物以区内物流货物“5034监管方式”从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进入合作中心的实单测试,也标志着合作中心开启保税物流新业态。

“5034”为海关监管方式代码,指代“区内物流货物”监管模式,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境外之间进出的物流货物,适用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从境外运进或运往境外的仓储、分拨、配送、转口货物,包括流通领域的物流货物及供区内加工生产用的仓储货物,简称“区内物流货物”。在该模式下,境外货物到达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经过保税存储后,可根据企业需求分批进入合作中心,让境外货物可以在合作中心内进行销售,促使合作中心和霍尔果斯综保区形成“前店后仓”的联动发展格局。

乌鲁木齐海关口岸监管处监管二科科长塔伊尔江·亚生说,在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开展“5034”区内物流货物业务最大的优势是降低企业在境外的人工成本和仓储成本,同时还可以让品牌商家实现单一商品多种销售模式。

乌鲁木齐海关通过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与合作中心配套区( 综保区)的商品管理联动监管机制,在配套区内建立面向合作中心中方区内所有商家的“第三国商品综合溯源监管公共仓”,由符合海关监管条件的若干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专业报关、仓储、贴码、拣选等市场化物流综合服务。物流企业根据区内商家的入区需求,完成商品的分拣和溯源码逐件贴码等库内作业,并根据入区清单生成5034入区报关单,综保区物流企业库存核减,合作中心内商家的账册核增,实现商品的全程可溯源,商品销售后,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等互联网渠道,面向消费者提供溯源查询窗口,实现“一物一码,在线服务”。旅客能通过扫描商品二维码迅速查询到商品生产来源信息,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

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苏进武举了一个例子,在未开通5034业务之前,合作中心内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开通5034业务后,商品来源全程可溯,旅客可以通过溯源系统实时掌握商品信息,购物更加有保障;同时,综保区距离合作中心仅15分钟车程,可以根据合作中心内店铺销量,从综保区内快速为店铺进行补货,确保商品销售与补货动态平衡,实现店铺平稳发展。

乌鲁木齐海关出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乌鲁木齐海关对中国—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区域的监管办法》,为“5034监管模式”能够依法依规实行并得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法治保障。根据合作中心业务特点和安全便利需要,不断推广境外货物以区内物流货物(5034)监管方式从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进入合作中心,有效发挥合作中心和综保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加快解决区内店铺货源短缺、补货困难等急盼问题,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灵活开放的通关模式,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惠及更多外贸企业、销售店铺,大力发展“文旅+商贸”的双轮驱动模式,支持区内商品展示销售,进一步扩大合作中心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吸引力度,提升区内销售产业档次,擦亮合作中心跨境购物的“金字招牌”。(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宋立人、聂小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