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师市设施农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南疆戈壁荒滩光热资源丰富,非耕地资源充足,适合设施农业集成发展,有利于节省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7月29日,在十四师昆玉市恒蔬无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内,种植户为黄瓜幼苗打茬。

南疆师市设施农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 兵团日报
2023-08-03 08: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戈壁沙漠里飘出果蔬清香

——南疆师市设施农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7月24日,兵团南疆沙漠戈壁设施农业产业技术论坛在十四师昆玉市举行,全国各地百余位设施农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南疆沙漠戈壁设施农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把脉会诊”,进行深入交流。图为参会专家在论坛上作报告。 赵正航 摄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途径,提出“在保护生态和不增加用水总量前提下,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这对大部分土地位于戈壁沙漠、风头水尾的兵团来说,更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增量。近年,兵团党委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南疆师市发展设施农业,打造多个设施农业产业集群,推动设施农业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设施农业何以备受青睐?发展设施农业给农业生产和职工群众带来哪些变化?还存在哪些亟须补齐的短板?下一步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近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深入南疆师市,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有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

  二师二十二团建设的连片冬枣大棚(资料图片)。 李嘉成 摄

沙里刨金 再塑兵团农业新优势

盛夏时节,走进十四师昆玉市恒蔬无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现代化沙漠型日光温室大棚,只见一排排绿油油的番茄秧苗整齐排列、藤蔓垂吊,技术员在认真观察秧苗长势,根据传感器数据为番茄苗补充养分。

抬眼望去,温湿度显示屏、感应器、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高温物理杀菌仪等设施一应俱全,只需一部手机,技术员就可以线上操作,给作物施肥、浇水、补光。

“蔬菜‘渴’了、‘饿’了、‘冷’了、‘热’了,通过传感器,我们可以随时掌握。通过技术控制,番茄能实现同时成熟、成色一致、大小均匀,这就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恒蔬无疆公司相关负责人桑毅振介绍说,作为二二四团招商引资龙头企业,恒蔬无疆公司目前已建成30座沙漠专用型日光温室大棚,每座大棚种植面积约2.8亩,亩产果蔬1万公斤,亩均效益9万元以上。2022年,公司累计销售各类果蔬2000余吨,产品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远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恒蔬无疆公司是十四师昆玉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十四师昆玉市不断壮大提升蔬菜产业,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引进恒蔬无疆、鲁丰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万亩设施农业基地。目前,十四师昆玉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17万亩,比上年增长46.8%;现有设施大棚1654座,设施大棚蔬菜供应量占市场蔬菜供应总量的65%。

截至目前,南疆师市共建成设施大棚1.3万余座,占地4.7万余亩。

“南疆戈壁荒滩光热资源丰富,非耕地资源充足,适合设施农业集成发展,有利于节省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李天来表示,设施农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对耕地和水资源的高度依赖,实现了“不与粮争地、不与粮争水”。

李天来说,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迈向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农户增收,增强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职工在一师三团蔬菜大棚内育苗(资料图片)。近年,该团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发展大棚种植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采取“合作社+农户+技术服务”模式,推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林国强 摄

因地制宜 走特色设施农业之路

7月31日,一师六团七连种植户王建军在蔬菜大棚里为茄子吊秧,放眼望去,他嫁接的新品种茄子长势正旺。

今年是王建军第16年种植大棚蔬菜,也是他第3年使用改造升级后的大棚。2021年9月,在兵团科技局和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帮助下,六团将部分老旧的干打垒大棚进行升级改造,并应用最新的果蔬品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使职工群众种植大棚蔬菜的收益显著提升。

“团场将原先4.5米高的大棚加高到5.5米,加大了阳光入射角度,同时使用新型材料蓄热保温。这样一来,冬天不烧锅炉蔬菜也能过冬,让我们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呢。”王建军说,去年他种植1.3亩大棚茄子,获利近10万元。

如今,日光温室、中小拱棚、塑料大棚……设施农业对兵团人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仍然应用传统设施和技术,农作物产量偏低,就无法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

“现代设施农业是通过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农业对耕地和水资源的高度依赖。”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齐飞认为,发展设施农业,农业技术支撑是前提,技术应用是关键。南疆师市发展设施农业,应根据资源禀赋、生产条件、产业基础,在设施建设改造、作物品种选择、农业技术指导等方面下功夫。

“发达国家发展设施农业的技术和经验虽可借鉴,但不可全盘照搬照抄。我们要走低能耗、低成本、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中国式、兵团式设施农业发展之路。”李天来表示。

李天来举例,一座功能先进的日光温室大棚,应基本实现环境调控自动化、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拥有加热、通风、水肥、生物防治等系统,还需配备电暖风机、自动除湿机、移栽机、自动卷帘机等设备。

“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节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符合低能耗和低成本要求,但需进行结构改造。未来,我们要加快提升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节能化和绿色化,实现设施农业量质齐升。”李天来说。

7月29日,在十四师昆玉市恒蔬无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内,种植户为黄瓜幼苗打茬。 唐科文 摄

提质增效 设施农业大有可为

如今,南疆各师市掀起了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潮:二师二十二团大力推广农作物大田育苗移栽技术,全团共有700余座大棚用来培育辣椒苗,每年能够满足10万亩大田辣椒苗移栽需求;一师九团发展“一连一品”大棚种植业,形成了一年“三季有花、四季果蔬飘香”的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三师图木舒克市在戈壁荒滩,建成千亩蔬菜及香菇大棚……

设施农业效益好,但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不少职工群众有心参与却心存顾虑,担心不懂技术,担心农产品种不好、卖不出。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常务副主任喻景权表示,新形势下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当前,南疆各师市设施农业发展存在只重视规模、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同质化等问题。”喻景权说,要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推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如果质量好、品牌强,设施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自然会供不应求。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坚决遏制设施农业领域存在的“面子工程”,多招引懂技术、会经营、了解市场的企业入驻,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要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平,加强对职工群众的农业技术指导,进一步优化目前粗放的栽培模式;要根据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作物品种,加强农产品品质管控和品牌建设,让产品“同样不同质”。

7月24日,兵团南疆沙漠戈壁设施农业产业技术论坛在十四师昆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设施农业专家学者,围绕兵团南疆设施农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碰撞,旨在促进兵团南疆设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共享,表明了兵团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兵团具有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的优势,发展设施农业前景广阔。目前,设施农业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定地向戈壁沙漠进军。”喻景权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惠子)

(刘美惠子)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