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 以艺润心—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侧记

以文塑旅 以艺润心—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侧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8-02 21: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曲声悠扬,热闹非凡。盛夏的呼图壁,以热情的姿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7月29日至8月2日,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在新疆呼图壁县举办,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新疆曲子非遗文化,打响“百年乡村小曲子 传承之地呼图壁”文化品牌,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新疆曲子,润泽人心

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期间,每晚九点,在呼图壁县吉祥广场的四方舞台上,曲子表演者依次登场,为前来观看的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呼图壁县还专门设置了新疆曲子专场培训、戏曲专场演出、戏曲大赛、特色美食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疆内外团队新疆曲子专场演出等。

图为新疆曲子表演现场

展演现场,座无虚席,表演者全情投入,器乐之间默契配合,精彩的表演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赢得台下观众齐声喝彩。“我每天都来看,我觉得这个活动办得一届比一届好,真的打心底里喜欢,我晚饭都没吃就跑来了。”呼图壁县当地居民刘萍激动地说道。

来自新疆奇台县的曲子表演者朱月娥表示:“新疆曲子带给我们的好处很多,一个是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另一个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精神鼓励和寄托。”

据悉,呼图壁县以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成功举办为契机,让新疆曲子成为文旅融合的品牌,进景区、进夜间经济,推动多元文化元素和特色文化体验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让这一品牌成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及全国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促兴乡村

作为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8月1日,新疆曲子的部分表演者受邀来到呼图壁县石梯子乡天山花海景区,感受呼图壁县美好田园风光。

在天山花海景区内,白杨河村村民身穿民族服饰,载歌载舞,让前来参观的人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动情时刻,宾客和表演者一起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

“这几天我们参观了呼图壁的葫芦园、酒窖,今天来到这个花海,感觉这边的舞蹈都特别具有民族特色,看着这一大片花海心情特别好。”来自新疆玛纳斯县金凤凰曲子剧团的演员张红丽说。

图为来自各县的曲子表演者在花海拍照游玩

据介绍,天山花海景区位于新疆昌吉呼图壁县石梯子乡白杨河村,共有花卉种植土地5500亩。每年吸引周边县市至少3万余游客观光旅游,节庆当天,牧家乐餐饮收入最高达1万元。以天山花海景区为依托的乡村观光旅游事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了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更加有力的实现了乡村振兴。

以文塑旅,以艺润心。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对于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文化润疆,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焦琪)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