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相约,高朋满座。7月24日至26日,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中国与中亚五国代表齐聚新疆,围绕论坛主题“知识产权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就知识产权问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谋发展,落实好中国—中亚峰会擘画的合作蓝图。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开幕式上,气氛热烈,各方精彩发言获得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本次论坛的举办,为中国与中亚五国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合作搭建了平台。我们愿与各国一道,相互学习借鉴,加强互动交流,推动区域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建设,更好促进繁荣发展,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知识产权力量。”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说。
参加完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开幕式后,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尹海龙激动地说:“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保护、交流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法律等支持,医药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加强激励我们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和创新研究。”
7月25日,中亚知识产权高级研讨班现场。
在中亚知识产权高级研讨班上,与会代表就知识产权合作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来自新疆有关地区代表向大家介绍了新疆地理标志典型案例(库尔勒香梨、精河枸杞、阿克苏苹果、吐鲁番葡萄、霍城薰衣草),来自新疆有关企业代表介绍了绿色能源转型案例(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讨间隙,与会代表品尝了新疆有关地区代表带来的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等新疆特色产品,分享彼此间的经验,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有幸在研讨会上将我们这个地理标志产品与特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精河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吴开华表示,下一步,希望通过这次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让精河枸杞走向中亚市场,进一步坚定信心,持续不断的发展精河枸杞的红色产业。
7月25日,与会代表品尝获得地理标志的新疆特色产品。
在实地考察中学习,在交流互鉴中成长。中亚五国代表实地调研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农业博览园、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获满满,在知识产权沙龙中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感受。
7月26日,中亚与会代表参观新疆农业博览园。
“通过参加此类一系列活动,可以使我们这几个国家在经济合作领域方面有更密切的联系。”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叶尔博·奥斯潘诺夫说。
“我们看到了许多企业生产的产品,也了解到这些产品具有很好的质量,我们认为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不仅在中国国内,而且在国外的市场上也具备竞争力。”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国家专利信息中心主任米尔佐·伊斯莫尔佐达说。
高扬互利共赢之帆,把稳团结合作之舵。本次论坛为期三天,议程紧凑,氛围热烈,对话成果丰硕。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为中国和中亚五国提供了平台,与会代表普遍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定能不断结出硕果,成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典范和样板。(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