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六天的参访新疆,我们看到了新疆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每个地方的人民都很热情。”孟加拉国贾穆纳电视台记者艾哈迈德·瑞扎表示,新疆的文化、食物卫生,环保、纺织机械和工业等各方面的创新发展,都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值得孟加拉学习。他表示回去后将会用笔头和镜头真实呈现美丽的新疆。
7月20日至7月26日,孟加拉国媒体代表团走进新疆,先后来到了乌鲁木齐、喀什、乌克苏、昌吉等地。用镜头真实记录大美新疆。
乌鲁木齐: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参观了乌鲁木齐的陆港区、广汽汽车生产线、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地方,这些都给我一种乌鲁木齐是一个发达城市的印象。”孟加拉国联合通讯社记者莫因乌丁说,这是我第一次来新疆,和想象中很不一样,他认为新疆的高质量发展,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他表示参加这次访疆活动,将会用真实的镜头展现美丽的新疆。
图为孟加拉国媒体代表团参访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孟加拉媒体代表团的记者们用镜头记录陆港区建设成效。听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贯通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在商贸物流、加工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国际物流枢纽”情况的讲解,孟加拉媒体代表团围绕陆港区中欧班列的班次,贸易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在紫晶川梭高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孟加拉国联合通讯社记者莫因古丁跟着公司相关负责人讲解,用镜头记录生物高科技种植。莫因乌丁说:“紫晶川梭高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种植,给我触动很大,这些高新技术的种植对于我们孟加拉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启发。”
喀什:这里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人民生活便捷
“在喀什参观的可以感受到喀什的面积很大,虽然这里人口相对别的城市没有那么多,但是我看到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常的完善,宽宽的街道和到处都有的商店,我看到人们生活是非常便捷的。”亚洲电视网新闻台记者阿什克·拉赫曼·阿普表示,他看到了中国政府在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努力和决心,相信只有中国政府这种能真正的为人民着想的精神,才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才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图为孟加拉国媒体代表团成员采访喀什古城旅拍老板
“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在喀什古城开城仪式热闹的歌舞中,孟加拉国媒体代表团开始了喀什古城的拍摄之旅。 走进喀什古城纵横交错、曲径通幽的街巷层叠错落的古朴土屋、精美的砖雕窗棂,各种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穿着新疆特色服装的俊男靓女,以及各类美食,都让孟加拉国媒体成员的镜头应接不暇。
在喀什市夏马勒镇卫生院,孟加拉媒体代表团一边听介绍,一边体验卫生院的体检项目。媒体代表团成员围绕政府扶持资金、免费体检项目等问题对卫生院负责人进行提问。
阿克苏: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阿克苏柯柯牙纪念馆,孟加拉媒体代表团成员对阿克苏将戈壁荒原变成绿色长城、绿洲果园的光辉历程非常感兴趣,表现出了很高的关注度,纷纷赞扬阿克苏人民用三十多年的智慧和担当,建设了规模宏大的柯柯牙绿化工程,积极肯定了阿克苏人民“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柯柯牙精神”。
图为孟加拉国媒体代表团参访阿克苏柯柯牙纪念馆
孟加拉媒体代表团成员表示,阿克苏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在别的国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令人十分震撼。“孟加拉也有许多沙漠地区,我们可以从阿克苏经验中得到很多帮助。”《时代变革报》记者马苏德·卡里姆说。
在有“中国棉城”之称的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孟加拉媒体代表团走进棉田,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详细了解广泛应用于新疆棉田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精量播种、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全程机械化管理及一体化采收技术。孟加拉媒体代表团成员对与阿克苏机械化种植棉花表示惊讶,当看到无人机喷洒农药时,马苏德·卡里姆说:“我们国家农业现在还依旧是以人力劳动为主,阿克苏的机械化农业种植我们回去之后会把这点传达给我的国家,来进行学习。”
昌吉: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我在昌吉的体验非同一般,昌吉能够把一个废弃的发电站以及它的周边地区利用起来,把它改造成一个如此巨大、如此美的公园,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地方,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孟加拉国独立电视台记者娜菲莎·道拉表示,昌吉庭州生态绿谷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项目,孟加拉国可以从中学习。
图为孟加拉国媒体代表团成员在昌吉庭州生态绿谷与居民载歌载舞
天蓝、地绿、水清,是孟加拉媒体代表团成员对昌吉庭州生态绿谷的评价。
据悉,庭州生态绿谷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2022年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些变化的背后,彰显了昌吉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
孟加拉国媒体代表团走进庭州生态绿谷,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公园,有激情高歌者,有翩翩起舞者,有骑行漫步者,有闲游观花者;在傍晚的庭州生态绿谷,华灯初放,霓虹四射,喷泉飞瀑,长桥幻彩,游人皆陶醉在梦幻般的童话世界里。孟加拉媒体代表团成员纷纷在赞叹这是新疆人民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黄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