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狙击手的认知,大多来自于影视作品。他们匍匐在山野草丛或雪地荒漠之中,凭借一支狙击枪瞬息之间就可以一枪毙敌。但是一名真正的狙击“枪王”,精准的射击能力仅仅是他们的技能基础。
日前,“锋刃-2023”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武警某训练基地展开。各国的参赛小组进行了近战精准狙击、多种姿势狙击、穿越狙击、潜行狙击、运动目标狙击等紧贴实战的课目竞赛。以“实战、精英、高难”为主题让每个竞赛单元都充满了挑战,也考验着每一名参赛狙击手的综合素质。
近距离精准狙击课目,射击条件极为苛刻,要求选手在60米外、50秒内击中横向和纵向的2个长10厘米、直径3毫米的玻璃管,目标全部命中的射手就能获赠有着浓浓中国风的轩辕剑。来自科特迪瓦的霍托是首次来到中国参加“锋刃”国际狙击手竞赛。
“砰!砰!”霍托毫不犹豫扣动扳机,顺利将悬挂绳上的轩辕剑收入囊中。“作为首轮拿到轩辕剑的选手,心里特别激动!”霍托兴奋地说“不仅是顺利开局让我信心倍增,更是因为轩辕剑蕴含的中国尚武精神让人着迷。”这个课目不仅检验狙击手的精准狙击能力,更严格要求射击顺序,只有第1发子弹击中纵向玻璃管,才有机会击落藏在盾牌后面的横向玻璃管。“一个细节变化让课目难度成倍增加。”该课目副裁判吴野告诉记者。
“高度复杂、紧贴实战的射击环境,对狙击手是技战术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中国武警猎鹰突击队领队李知雨曾连续3年参加匈牙利世界军警狙击手锦标赛,在2018年第二届“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时又曾担任教员,可谓经验丰富。
即便如此,李知雨和队员们对接下来即将展开的多种姿势狙击课目仍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这一课目要求射手,在260米距离外,采取不同狙击姿势对8×16厘米胸部区域进行射击。记者在现场看到,当主裁判下达“准备”口令后,参赛队员携枪向前跃进20米占领砖瓦阵地后,立即采取立姿、跪姿、坐姿对目标实施射击,而后转移至圆木屋顶阵地,采取卧姿对目标继续实施射击。
“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必须要有弹无虚发的自信,扣下扳机的一刹那就对结果已胸有成竹。”李知雨告诉记者,这么远的距离射击如此小的目标,战机稍纵即逝,所以狙击手们追求“一击必杀”。
图为参赛队员进行穿越狙击课目竞赛(徐伟摄)
“要想在这个课目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克服负重运动后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光照、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虽然射击条件极为苛刻,但李知雨和队员们却认为很有必要,“狙击是高手之间的较量,越是环境险、难度大,越能锤炼复杂环境下打赢制胜本领。”
狙击手素有“枪王之王”的美誉,但每一个“枪王”都是在极限挑战中练出来的、在与高手较量中打出来的。潜行狙击课目,要求狙击小组120秒内,在160米至350米远距离,携带弹匣和2个背囊协同依次通过低桩网、排水管道,利用狭小管道对半遮蔽头部靶进行射击。
图为参赛选手进行潜行狙击课目竞赛(安晓惠摄)
“这个课目的难点在于快速运动后,必须最快速度调整呼吸,最快速度搜索瞄准击发,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失误。”中国公安特警三级警督马维龙说,“课目设计源于实战又高于实战,边跃进还要边判定大小仅有6×10厘米的半遮蔽头部靶所在位置,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果断击发。”
“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能料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因此速度要快、射击要准,才能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谈及参加竞赛感受,马维龙说,“实战比竞赛更加残酷,只能一击命中,没有第二次机会。”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黄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