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古拉玛”流动联络站 为民服务“零距离”

“冬古拉玛”流动联络站 为民服务“零距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6-15 10: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13日,阳光洒在新疆乌恰县吉根乡,天空一片湛蓝。这里是祖国“最后迎来朝阳,最晚送走夕阳”的乡镇,因此被称作“西陲第一乡”。

吉根乡全乡只有2000多人,却有104公里长的边境线。因地广人稀、分散居住等特点,原先设立在乡政府大院里的代表联络站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也不利于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22年5月该乡增设“冬古拉玛”流动联络站,让护边员人大代表成为流动的联络员。

“听说牧区下雨了,雨一停我就赶去牧点了解情况,把牧民反馈的洪水等问题反馈给联络站。”吉根乡人大代表居马巴依·库孜巴依回忆今年5月的一次群众诉求。

明巴依·阿塔克卖提也是一名护边员人大代表。今年2月,他在护边之余专程来到辖区牧点了解群众需求。

“我去的那个牧点虽然只有25户,但有100多个羊圈,2000多头牲畜。”明巴依说,牧民们反馈羊圈需要消毒,我就赶紧反馈给联络站,第二天乡里就派人来完成了消毒工作。

将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延伸到基层最末梢,需要各个环节的默契配合。

“代表反馈的问题汇总到流动联络站后,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协调处理,对当场无法解决的提交乡人大联络站,由乡人大联络站组织代表和相关人员会商,根据会商结果,拿出解决方案或进行交办,并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吉根乡人大主席苏力坦·加依那克说,基本保证收到群众反馈的问题后,两天内能解决。

改变以往的“定时定点”接待来访方式,利用‘冬古拉玛’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各执勤房和牧点与群众面对面,心交心,通过话家常,触摸群众心头难事,不仅让更多群众“认识”代表联络站,还直接推动了乡里工作的开展。

据了解,自增设“冬古拉玛”流动联络站以来,吉根乡人大代表通过走访宣讲党的各项政策32余场次,受益群众980余人次。通过实地走访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5起,涉及道路交通、牧畜养殖等民生实事,办成率达到100%。代表联名提出的《叶提克草场修建灌溉水渠和草地平整》的意见建议被纳入吉根乡2022年重点项目进行建设。目前,草地基地已种植青稞1500亩、燕麦1350亩,做到了当年投资、当年收益。

天色渐黑,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正在巡逻工作的护边员和“冬古拉玛”流动联络站联络员聚在了巴依马特执勤点,一起学习党的新理论、聆听党的好政策、畅想以后的发展,此起彼伏的讨论声回荡在山谷间,代表的心和群众贴得越来越近……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吐孙那衣·艾先)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