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大服务;小网格,大担当;小网格,大作用。网格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落实上级政策、服务群众民生、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疆乌苏市将网格治理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通过社区“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科学划分网格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乌苏市划分为四级网格。划分市一级网格、22个乡镇(街道)二级网格、179个村(社区)三级网格以及村(社区)干部责任区域四级网格1734个,将服务管理任务逐一落实到责任网格。按走访巡查的任务、措施、方法不同,依据国标《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要求,将第四级责任网格划分为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两大类。
一是规范建立完善城市空间地址78025个,道路名称1141条,小区名称683个。二是按照“四至清晰、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相对稳定”的原则,统一编制网格代码,将居民小区、楼栋、巷道中一定数量的住户划分为综合网格1766个,将城乡社区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园区、商铺、市场等7586个单位划分为专属网格134个,将“人、地、物、事、情、组织”纳入责任网格,形成服务管理全域覆盖无死角,层层有人抓、格格有人管的精准责任到人的服务社会治理模式。
整合资源,配强网格队伍
按照 “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要求加强网格力量配备,健全党组织调度指挥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机制,统筹党建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全力打造以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员为骨干,多方参与的四支网格力量(基础力量、下沉力量、专业力量、响应力量)。这“四支力量”可以形成平时织密织牢网格,急时发挥作用工作机制,做到日常情况“组团服务”,突发情况“组团应对”,实现党建引领、多网融合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做到由“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转变。
四级网格内落实“片区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工作流程,每月一轮入户走访全覆盖,每天不少于5个小时走访巡查,实行“五必到六必访”,遵循“六个步骤”,建立“三个零报告”制度,每天报告网格巡查和入户情况、人口变化和房屋使用情况、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意见建议,形成一套表单,用表单驱动业务,结果印证过程,从而形成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
完善运行机制 多渠道搜集群众诉求
网格划分清晰,力量配备到位后,乌苏市广开言路,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除了发挥网格员“铁脚板”入户走访摸排作用外,还通过乌苏政务微信小程序上报、热线电话、网络媒体曝光、网站留言、市长信箱、开门办事窗口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同时积极引导群众树立通过线上渠道有效解决问题的导向。
集中调度、协同联动、分级负责
对收集到的急难愁盼事项,采取“两轴心管理法”(分析研判中心、指挥调度处置中心)进行研判处置,能即时办结的即时办结,不能即时办结的,限时办结,由市乡村三级中心按照“部(事)件管理法”进行分类处理,按照“是什么路径的问题就通过什么路径来解决”进行任务派遣,部件类由城管等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办理,事件类中属于政务服务类的通过三级联审办理,其他类的事项通过三级联动来解决。
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依托“乌苏市网格化精准服务智平台”按照“六步法”(登记、受理、分流、办理、监督、评价)进行全流程闭环办理,绩效考核贯穿始终。
2023年1月至今,市乡村三级群众工作通过信息化集成共受理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和意见及建议12834件,已办结12310件,办结率96.3%,正在办理524件,群众满意率95.4%。其中:部件类507件;事件类:政务服务类1863件;其他类10464件。
新疆乌苏市立足新起点,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做好上下协调、层层联动,社情民意一传到顶、解决问题一通到底,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把群众工作做到位、做到家,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范晓朋 木尼拉·卡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