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什县:深化文化润疆 助力文旅融合 续写援疆篇章

4月27日,乌什县第四小学的学生来到了南孔儒学文化园,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一同参观了县级儒学馆。在文化润疆的持续推进下,援疆政策的不断支持下,乌什县不断以文旅融合推动文化润疆持续进行。

新疆乌什县:深化文化润疆 助力文旅融合 续写援疆篇章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4-28 21: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7日,乌什县第四小学的学生来到了南孔儒学文化园,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一同参观了县级儒学馆。在文化润疆的持续推进下,援疆政策的不断支持下,乌什县不断以文旅融合推动文化润疆持续进行。

深化文化润疆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几千年以来,仁、义、礼、智、信,更是是中华民族所遵守的做人准则。儒家文化在历史是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完善,而“南孔文化”则是指孔子的后代在南方定居,并在此修身齐家,敦儒习礼而形成的文化传承,而乌什县南孔儒学文化园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生动实践。

乌什县南孔儒学文化园于2023年3月正式开园,在乌什县南孔儒学文化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以南孔儒学馆、南孔儒学研学基地、图书馆、科技馆为主要内容。一楼以儒学文化、丝路故事、西游故事、戍边故事等为主要内容,是一个集知识科普、文化感知、创新拓展于一体的智能化数字展馆;二楼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愿景,以儒学文化知识为框架,通过扎根中华文明沃土、对话儒学润泽边疆、传习君子修身立德、铸魂乌什先锋模范、共建中华精神家园五大内容展示,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瀚图景;三楼是乌什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重点展示了乌什县自治区级、地区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也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展示平台。

助力文旅融合

为加强文物保护,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旅游业态,精心打造文旅品牌,助推乌什县文旅事业更上一层楼,乌什县增加建设了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计划于4月29日举行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揭牌仪式。

乌什县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建设项目于2021年启动实施,投资2000万元,在乌什县光明路以西、北京路以南新建游客管理服务中心面积为1683.33平方米(包括装饰布展),生态停车场200平方米,烽燧(1倍还原)面积为52.78平方米,景区其他附属工程。在亚曼苏乡别迭里烽燧以东新建旅游厕所一座面积为122.49平方米,生态停车场300平方米,烽燧(1倍还原)面积为 124.46平方米,地下蓄水池面积为36平方米(100立方米),景区其他附属工程。

项目建成后,乌什县不仅将多一处旅游景区,而且会增加一个文化润疆基地。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游客管理服务中心展厅分为上下两层,记录了自汉代以来关于长城的故事,见证了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卫国戍边的光辉历程和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乌什县已建成包括乌什县燕泉山景区、乌什县沙棘林湿地景区2个4A级景区,乌什县燕泉河景区、乌什县泉域星空国际滑雪场·四季旅游度假区等多个3A级景区。

续写援疆篇章

除了旅游景区的建设外,乌什县也在不断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钟鼓楼、林基路烈士纪念馆(办公旧址)钟鼓楼位于乌什县人民政府大院内,林基路任乌什县长时曾在钟鼓楼办公。为纪念共产党人林基路为做出的贡献,钟鼓楼现已成为乌什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入保护文物,红色旅游景点。曾经有共产党人立志建设新疆,现在有一批批工作者在支援新疆。

近年来,浙江衢州为新疆乌什县提供对口支援,将南孔文化引入校园,让各民族同学共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自中央【1996】7号文件作出开展援疆工作的战略决策以来,1997年至2010年13年中,共有2918名省市干部、831名中央机关及央企干部,派驻新疆,有效支持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和民生持续改善,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乌什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沙棘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鹰嘴豆之乡”。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托什干河贯穿全境,生态环境良好,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乌什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乌什县委提出“554”发展思路:即做大做强优质粮果蔬、现代畜禽渔、清洁能源和建材、纺织服装和轻工、商贸服务和文旅“五大产业”,加快构建军政兵地团结、民族团结进步、边境安定开放、现代农业科技、绿洲生态建设“五大示范区”,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丝路园林泉城、清洁能源新城、全域旅游边城“四个特色之城”,希望能在持续推进文化润疆,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方面更上一层楼。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 李小龙)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