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梨园”怎知春色如许?戏曲魅力惊艳你我时光 ——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戏曲专业比赛好戏已开腔

不入“梨园”怎知春色如许?戏曲魅力惊艳你我时光 ——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戏曲专业比赛好戏已开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4-12 09: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1日,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戏曲专业比赛在乌鲁木齐京剧院进行第二日比拼。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脸上擦的是什么花粉……”嗓音甜脆,身段俏皮,演员眼神灵动 天真可爱。京剧选段《卖水》让今天的比赛火热开启。

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戏曲专业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表演

参赛选手们百花争艳,各绽风采。 京剧《活捉三郎》、新疆曲子古装折子戏《挡马》、《别窑》、《寻儿记》、《访鼠测字》等看点十足的戏剧选段逐次登台,演员们大展身手,倾情演绎。

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戏曲专业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表演

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杨雅然与搭档谭海为大家带来了深受戏迷喜爱的京剧选段《活捉三郎》杨雅然介绍,此剧是想告诫世人善恶有报的道理,舞台上的表现形式非常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其中阎婆惜表演功力主要展现在大段落的唱功、水袖和鬼步圆场上,男角张文远的丑角形象塑造和做功表演也需狠下功夫才能具有感染力和表演张力。

“这次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戏曲专业比赛基本将新疆的剧种都覆盖了,有京剧、秦腔和咱们本地独有的新疆曲子,演员们都行当齐全,流派纷呈。总共进入到决赛的选手有27名,就代表这有27个剧目三个剧种,看完咱们演员的演绎心里感到很欣慰,参加比赛的选手清一色都是青年戏曲演员,文戏和武戏也是平分秋色。每一场的比赛都让我们看的非常过瘾,也感受到了新疆青年戏曲人才的努力非常感谢新疆首届文化艺术节能设立戏曲专业比赛这样的板块,给了年轻演员们展现自己的机会,也让大家能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同时能够让全国观众认识我们新疆年轻的戏曲演员,新疆的戏曲是大有希望的,新疆的戏曲是后继有人的。”国家一级导演、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团长何铁军说。

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戏曲专业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表演

“很珍惜这次机会,今天带来的是新疆曲子古装折子戏《访鼠测字》希望能取得好成绩,很感谢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设置戏曲专业的比赛,给了大家一次特别好的展示机会为了这次比赛我们进行了精心准备,在现场看到了很多好演员,大家技术功力都非常在线很有水准。希望能多给新疆戏曲演员这样的机会相互切磋,也希望让更多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走进新疆曲子体会它的特色魅力。”昌吉州艺术剧院新疆曲子剧团队长张飞飞说。

新疆曲子,俗称“小曲子”,是多民族群众共创共演的一种曲艺形式。新疆曲子以坐唱为主,以三弦、板胡和二胡为主奏乐器,轮递演唱,唱腔音乐丰富。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戏曲专业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表演

唱腔慷慨激昂,曲调凄凉幽婉,故事跌宕起伏,身段灵巧轻盈。韵味十足的戏曲魅力在这次大赛中尽显芬芳! 不入“梨园”怎知春色如许?一曲戏来一片情,让新疆的春天被戏曲惊艳,愿新疆的戏曲发展更胜新疆春色。

据了解,由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和新疆曲子剧团推荐,全疆共27支队伍参加戏曲专业比赛。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马倩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