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112.49万亩棉花播种全面展开

新疆阿克苏市112.49万亩棉花播种全面展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3-31 09: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地温回升,新疆阿克苏市112.49万亩棉花正式进入春播阶段,田间地头,一台台现代化的大型农机穿梭播种,用科技手段助力棉花播种,大幅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让棉农省心省力又增收。

图为无人驾驶大马力棉花播种机精量播种 周志远 摄影

3月29号,在阿克苏市柳源农场片区管委会天海村棉花繁育基地里,装有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大马力棉花播种机有序作业,种植户陈勇正带着员工们查看棉花开沟、下种及铺膜等情况。依靠精准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不但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播种线路精量播种,还可以实现铺设滴灌带、铺设地膜全程机械化,直线误差不超过2厘米,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不仅节约棉种50%以上,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且方便后期机械化田间作业和采摘。

阿克苏市柳源农场片区管委会天海村种植户陈勇说:“我种了800亩地的棉花,使用无人驾驶大马力棉花播种机6天左右就播完了,现在从犁地、播种、施肥到打药、采收,棉花全是机器在进行。今年采用的是干播湿出,给我们种植户也带来了很多好处,节省了人力物力,也为我们节省了成本,一亩地节省大概在300到400块钱左右。”

同样,在阿克苏市柳源农场片区管委会永兴村种植户陈小平的棉田里,大型犁地、整地机同步作业,土地深翻是近年来阿克苏市重点推广的增产技术措施之一,陈小平利用大马力的拖拉机,应用深松技术,使棉田达到‘墒、平、松、碎、净、齐、直’七字标准,同时也让土壤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促进棉花根系生长,提高产量。

“我今年种了100亩地的棉花,现在犁地、耙地、播种只需要半天时间,大马力的拖拉机精量播种就是好。”阿克苏市柳源农场片区管委会永兴村种植户陈小平高兴地说。

阿克苏市柳源农场片区管委会永兴村农业农村干部李佳思说:“今年我们永兴村预计种植棉花面积10万亩地,协调大型机械120余台,从周边团场以及阿克苏市周边我们自己的农机合作社协调农药化肥,保证春耕的正常运转。”

为做好今年棉花播种工作,阿克苏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门开展农机维修服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并协调农资经销商保障农资供应,做好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实现精细化、机械化播种。这几年,随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和农机补贴、土地流转等各项政策的扶持,小田变大田,集约化管理,棉花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棉农的种棉收益也随之提高。

阿克苏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玉苏甫江·牙生说:目前阿克苏市各乡镇土壤墒情充足,预计4月20日全市完成播种。同时引导种植户使用优选种子和地膜进行种植,并协调各类大型机械进行高效、便捷的机械化种植,使种植户在科学种植的同时能够省时省力、增产增收。

今年,阿克苏市计划种植长绒棉11.38万亩,陆地棉101.11万亩。全市春耕备耕期间检修各类农机具2.15万台,棉花生产投入各类机械9000台套,耙、犁、播、育机械化率达100%,机采率达90%以上。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 周志远 饶翠婷 )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