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暖,坐落在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院内,苍松更加青翠,杨柳绿意萌发。
这座已有70年历史的博物馆,记载着一代代兵团人“戈壁建新城、沙漠变绿洲”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是兵团精神的见证地。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时指出,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这是一个能找回历史的地方,兵团精神令人震撼。”用炮弹壳制成的大号坎土曼、有296块补丁的军大衣、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芳开过的拖拉机……仔细看着这些珍贵文物,来自湖南长沙的参观者吴正麟激动地说,“兵团精神感天动地,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兵团,传承着井冈山的基因,流淌着南泥湾的血脉。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孕育的兵团精神,早已融入数百万干部职工群众血脉,成为强大精神动力。
长期以来,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兵团人牢记职责使命,在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周围,在环境恶劣的边境地带,建成了一个个绿洲生态体系,创造了一个个人类开发史上的奇迹,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经济社会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我们将讲好兵团故事,让兵团精神代代相传。”这段时间,很多疆内外游客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兵团精神,让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长甘霖在振奋和欣慰的同时,深感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
在海拔3470米的昆仑山北麓,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依然寒冷异常。
冰雪覆盖山路,万丈深渊紧挨着千仞峭壁。这几天,三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刘前东又踏上这条山路,来到边境沿线守边巡边,带领牧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
这条山路,被当地牧工群众称为“绝命路”,刘前东一走就是8年多,前后遇险30多次。但他仍然坚持走着,带领职工群众守边护边、增收致富,带着“牦牛巡边宣讲队”队员迎着刺骨寒风,将党的政策理论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传递到“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
兵团精神的光芒,在刘前东心里从未褪色。“兵团精神是兵团事业薪火相传的根与魂,扎根边疆建设美丽家园,大家干劲十足!”刘前东说。
(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