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湖:“手工笤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新疆博湖:“手工笤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08 14: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常人的眼里,芨芨草只是路边或荒野的杂草,但在博湖县查干诺尔乡乌腾郭楞村村民买合木提·玉散眼里,它却是增收致富的法宝。

买合木提·玉散积极抢抓商机,在合理安排农事后,变农闲为农忙,利用传统手艺扎制扫把销售市场。这种悄然而生的“农闲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助推器。

  12月6日上午,走进乌腾郭楞村买合木提·玉散的家里,一把把漂亮的大扫把整齐堆放,买合木提·玉散正与家人一起选料、捆扎、修剪……只见他们娴熟地编、抓、绑,几个动作干脆利落地交替着,谈笑间,原本不起眼的芨芨草在大家的巧手下变成一把把精致的扫帚。

农忙时种庄稼,农闲时扎扫把,这是买合木提·玉散家这些年的生产生活方式。起初扎好的扫把,主要是拿到周边商铺零售,由于手工制作的扫把结实耐用、绿色环保,而且成本低,非常适合保洁需要,现在已有了固定销售渠道,让扫把销路有了保障。

  “我们夏天干地里的农活,十月份地里活完了后,趁着冬闲时间扎扫把。以前扎扫把就是为了家用,后来随着市场上对扫把的需求,我们开始卖扫把,只要材料备足了,我一天能扎30把扫把,平均一把扫把能卖到15块钱,能多一项收入,我们很高兴。”村民买合木提·玉散说道。

  芨芨草制作的扫帚不易折断、经久耐用,非常适合清扫面积范围大的区域。如今,买合木提·玉散一家人利用冬闲时间,每月可制作2500余把扫帚,每年外销10000余把。  

  利用芨芨草扎扫帚是老手艺,过去,用芨芨草扎的扫帚是农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件,如今,这样的老扫帚依然是环卫保洁的重要工具。一把小小的扫帚,扫净了千家万户,为乡村走向振兴、村民走向增收“扎”实了基础。( 孙梦月 董柱岑 巴都木才次克)(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