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新疆林草局始终坚持“两个统筹”,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林草工作,做到疫情防控不松劲,工作推进不停步,全力以赴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疫情防控和林草重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双促进”。
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压实“四方责任”,落实落细“四早”要求,严格落实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措施,坚决配合属地做好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影响。8月10日以来,严格执行静态管理、居家办公等各项规定,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领70余名干部留守机关保障工作正常运转,其余人员在做好居家办公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目前局系统保持零感染。
扎实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近日,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专家委员会一行5人,赴和田、喀什和克州对昆仑峰、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和塔什库尔干县部分区域纳入昆仑山国家公园保护范围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修改完善《昆仑山国家公园范围和分区论证报告》。组织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等7名专家,对技术团队初步提出的昆仑山国家公园核心价值及范围方案进行了论证。组织设计团队实地调研考察,进一步优化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宣传片和LOGO。联合自治区文联组织举办了卡拉麦里国家公园书画、摄影采风活动。
持续推进林长制工作。目前,已完成自治区全面推行林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筹备工作。组织开展林长制工作集中宣传报道,分别在人民网和中国绿色时报刊登2篇林长制信息,在自治区林草局微信公众号报道了2个地级、7个县级单位的典型经验工作信息。温宿县林草局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伊犁州林草局1名同志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我区9个全国绿化先进集体、5名劳动模范和5名先进工作者受到全绿委、人社部、国家林草局联合表彰,获奖数量列全国第三。自治区相关评选表彰已有序推进。
深入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8月以来,全区累计完成果园整形修剪101.54万亩、追施肥78.27万亩、有害生物防治218.82万亩,开展林果技术培训239场次、1.25万人次。落实自治区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指导各地做好果品采收销售工作。目前,樱桃已销售完毕,鲜杏、新梅销售接近尾声,鲜食葡萄和桃正在热销,早熟苹果、青皮核桃正上市销售。销售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新梅和鲜食葡萄均价分别上涨7.8%、10.6%。截至8月底,全区共销售果品12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5.7万吨、增长14.23%。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国土绿化空间,严守水资源管理红线,以水定绿、量水而行。目前,全区已完成造林138.3万亩,超出年度计划38.28%。春季义务植树6083.4万株,较上年同期增长63.8%。筹措资金2亿元支持1000个村庄开展绿化美化,目前973个村庄已完成绿化9.34万亩。联合自然资源厅开展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目前进入省级审核阶段。将增绿扩绿与防沙治沙相结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64.4万亩,为计划任务的66.1%。加强43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护巡护和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
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和功能区调整论证报告和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实施方案初稿,已向阿瓦提县胡杨林区和柯坪县喀拉坤退化胡杨林区输水补水1.05亿方,指导开展退化胡杨林监测。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目前全区完成退牧还草294.3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94.6%;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01.79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96.9%。
加强森林防火安全。主动与自治区气象局开展2次重要气象情况风险研判,并通过局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进行了防火专项调度,提出应对措施。先后召开4次防火专项调度会、9次火险形势研判会,下发做好高温天气、疫情防控条件下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通知等文件10余份。配合自治区森防指印发《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的通知》,开展今年秋冬季森林草原火险形势线上分析研判;协调新疆森林消防总队确定了25个靠前驻防点,目前已进驻13个点位。全区138支森林草原消防应急分队均靠前驻防林区,持续加强实战化演练。目前,森林和草原样地外业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一省一县”、“一省一市”评估区划试点、普查软件系统省级部署和全疆森林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估工作已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生森林火灾9起(均为雷击火,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过火面积0.28亩,确保了全区森林草原生态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尹素萍 杨勇)(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