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以“立足检察职能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第二届“天山论检”检察理论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永君出席会议并为获奖论文代表颁奖。
会上,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窦朝晖,以及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理论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致辞。宣读了第二届“天山论检”检察理论研讨获奖论文名单,并为获奖个人、组织代表颁奖。
西北五省(区)和兵团检察机关以及福建、山西检察机关代表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研究”四个专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四名论文作者代表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卫跃宁,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车辉等8名专家学者作为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专家咨询委员受邀参加会议并作了精彩点评,自治区法学会相关负责人受邀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回顾过去,自2019年首届“天山论检”检察理论研讨以来,新疆检察理论研究加快进步。工作理念持续优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助力“能动检察”的通知》,点燃检察人员理论研究激情之火;课题研究务实创新,首次设立新疆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立项最高检、自治区法学会课题15项,其中重点课题3项。典型案例增量明显,发挥了理论研究服务司法办案的作用;人才优势厚积薄发,设立博望奖,建立全区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库,营造奋发图强、不断进取浓厚氛围;办案质效持续提升,从2018年前案件指标多数位于全国中下游、甚至垫底,到去年实现在全国检察“大棋盘”上有了新疆的一席之地。
会议强调,立足当下更加重视团结协作。检察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第二届“天山论检”论文征集范围由疆内辐射到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并对接援疆省份福建、山西检察机关的“福厦晋昌”业务论坛,打造“一带一路”检察理论研究高地;检校合作不断深化,相继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等疆内外高校建立了检校共建合作,推动与高校共同建立“中亚国家司法检察研究基地”,建立中亚文献资料中心,把“天山论检”理论研究品牌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司法检察理论和实务交流阵地;对外合作不断深化,为与中亚国家检察机关合作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会议指出,展望未来更加坚定。合作理念全面拓宽,推动跨区域检察合作、检校合作向纵深发展,共同加强对法治实践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改革过程中的“硬骨头”的研究分析,助推新疆检察工作在创新发展中“华丽转身”;合作领域迭代升级,更好推动学术资源和司法资源的融合再造,凝聚起推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合作模式不拘一格,推进毗邻地区检察机关合作,依托自治区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打破检察机关与高校间信息壁垒,推进新时代检察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
(寇梦茜)(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