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社区治理网格化的平台、体系和机制,努力让数字网格化成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平台和有力抓手,近期街道在油运基地社区试点推行的微信小程序——社区“微邻里”居民数字化服务平台,一上线就发挥了上传下达、纵横链接、数字呈现、快速响应等诸多功能。
微服务更贴居民心
“这个平台特别方便,无论我在哪里,通过小程序选择服务项目,有求必应,真的是帮了我的大忙。”家住油运基地社区石油二分公司小区的吕女士母亲已年逾七十,前不久刚刚做了腰部手术,医生嘱咐不宜过度劳累,居家静养才有利于身体康复,但是吕女士常年奔波在外忙生意,很难做到两头兼顾。6月中旬,油运基地社区“微邻里”上线,吕女士第一时间实名注册,并通过平台中的“跑腿服务”模块替母亲订餐、网约家政和志愿服务等,照顾母亲起居,使她能够更加安心在外忙碌。
北京南路街道油运基地社区社区微邻里开通“跑腿服务”,为居民提供代购、送餐等服务,图为跑腿员上门送货。(马月摄)
“目前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跑腿服务’这个模块,这也是设计公司为我们个性化设置的服务模块。” 北京南路街道油运基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艺介绍说。
北京南路街道油运基地社区是典型的职工居民小区,这个成立于2003年的小区,有人口56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到五分之一还要多,辖区周边商业网点近150个,这使得流动人口管理和和社区科学治理需求尤为迫切,“跑腿服务”很好满足居民买菜、送餐、代购、代缴、快递、家政维修等服务。
油运基地社区在全州首创推行“微邻里”社区居民数字化服务平台,共开设了“书记直通车”“我要报事”“邻里喧”“智慧物业”“一站式法律服务”“志愿服务”“跑腿服务”“办事指南”八个模块,居民在微信小程序中检索“社区微邻里”并实名登记就可使用。刘艺介绍说:“‘微邻里’的开通,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社区以平台为载体突出党建为引领,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为出发点,开展了党建+基层治理模式,为居民打造了这一高效的、便捷的智慧社区网络服务平台。”
微治理更顺居民意
“邻里喧”是社区“微邻里”平台中居民提供畅所欲言的服务平台。
这几天,白天越来越长,小区广场上跳舞、打牌、聊天的居民久久不散,广场附近几幢楼的居民感觉干扰到了正常生活,便在“邻里喧”里发泄不满情绪。
“设置‘邻里喧’的目的就是让居民把小区中的各类琐事、烦心事、为难事说到明面上,让问题暴露出来,在矛盾初期介入,在萌芽阶段处理问题。”刘艺说。
意见一摆出来,网格支部志愿者都富强就接手了调解工作。
今年69岁的都富强已经有48年党龄,作为退役军人的他十分热心社区的公益志愿服务。了解事情的原委后都富强主动联系社区,寻找解决办法,主动充当调解员,和意见比较大的居民见面,逐个纾解情绪,寻求居民的理解,并和广场舞爱好者协商,放低音量、严格遵守活动时间,约定中小学考试复习期间停止广场活动,最终使双方得以和解。都富强说:“社区能给居民办事,居民的向心力更强,对社区的认可度和依赖性更强,后期社区开展活动、推进工作感召力就更强。”
油运基地社区动员社区党员充当社区矛盾调处员,图为老党员正在和居民了解楼栋墙皮脱落情况。(马月摄)
刘艺说,油运基地社区有党员415人,网格党支部9个,目前社区正在对其中的骨干力量强化政策培训,让他们在参与居民矛盾调解、处理棘手事务时能掌握更多的政策依据,从而精准开展服务,引导更多的居民群众要参与到社区建设、治理过程中,把社区“微邻里”打造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重要实践阵地。
微循环更暖居民情怀
社区“微邻里”的上游是有需求的居民,下游还解决了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社区内形成一个微循环。
图为油运基地社区党委书记刘艺正在向居民介绍社区“微邻里”系统功能。(马月摄)
社区居民郑红星今年已经43岁,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很难就业。社区开通“跑腿”服务之后,他第一个报名,每到中午就餐时间,他可以派送30单左右业务,除此之外还承接超市、快递、代买物品等跑腿服务,一个月收入大约2000元左右,因为业务范围就在500米生活圈内,还不耽误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孩子。郑红星说:“承接跑腿服务后,感觉自己融入到社区大家庭里面,以前没个正经事做,总是没自信,现在既有收入,还能帮助身边邻里邻居,自己精气神更足了,也非常乐意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
刘艺表示,到今年10月,“跑腿服务”业务员将扩充到30人左右,辖区内受益商户实现全覆盖、居民实名录入120%,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社区还将实行劳动质量累计积分管理办法,培养一批“领跑员”拓展业务和服务,让居民、商户和跑腿员多方受益。
除了把需求方连接起来,社区“微邻里”还实现了与物业同频共振。
前不久,二分公司小区10幢楼栋墙皮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影响了小区环境面貌。业主委员会负责人马新平通过“我要报事”平台说明了情况,社区和业主委员会进一步了解情况,积极协调物业公司出资,对所有楼栋墙皮寓意修复。一周后墙体全部修复。
宝石花物业客服管家侯蔷介绍说:“原来的服务平台居民投诉物业受理,现在的‘微邻里’平台,居民投诉、物业受理、社区监督,从办结速度、办结质量都更加完善,现在我们小区物业收费率达到99.8%,第三方居民满意度调研达到98.3分。”
图为油运基地社区物业公司正在网上受理居民意见建议。(马月摄)
北京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丁浩表示,要持续、有效推进“微邻里”这一系统、平台和工作网络,街道还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于居民的能力建设,让社区管理者,特别是社区网格员,让社区居民,特别是居民中的使用者感受到“微邻里”便捷、好用、实用。在“微邻里”推进过程中不断更新和优化,实现“一竿子到底”“一键通办”“无缝对接”,他说:“下一步在全街道推广‘微邻里’工作中,我们要做好加减法, ‘减’就是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或扯皮推诿,让居民和基层管理者感受到‘微邻里’带来的事项减少和效率提升,‘加’就是基于“微邻里”平台,导入社区党建、志愿服务、自治活动等,让‘微邻里’平台发挥整合作用,让居民切实体会到这一小平台的大作用。” (马月 关丽娜)(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