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部铁路安全管理地方规定顺利推进 有法可依为护路工作筑牢屏障

新疆首部铁路安全管理地方规定顺利推进 有法可依为护路工作筑牢屏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5-20 20: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由政府部门牵头,我们加快了对这处涉及多家单位、协调处理难度较大的垃圾场的清理整治进度。”5月20日,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西尼尔镇交接处一处垃圾场,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供电段安全保卫科副科长黄磊与库尔勒市相关部门对接,共同对影响铁路安全的隐患进行治理。

这处垃圾场地处戈壁滩、最近处距铁路不到50米,飘浮物容易搭挂铁路供电接触网,要从源头解决垃圾堆放问题,仅靠铁路部门单方难以见效。近期,随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路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的实施,构建起了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企业负责、路地协同、多方共治的工作格局,通过安装摄像头、设置警示标志等多措并举,这处影响铁路安全的“顽症”有望得到根治。

“新疆首部铁路安全管理法规从起草立项到正式公布施行历时两年多,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和对铁路安全、外部环境整治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为促进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实现铁路安全畅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自治区(兵团)护路办主任李德成说。

2020年以来,自治区(兵团)各级护路联防组织、各部门、各铁路相关单位密切协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兵团)平安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铁路沿线安全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累计排查整治铁路沿线各类隐患7300余处,清理拆除各类违建违占问题680余处,拆除加固彩钢瓦类危房隐患1950余处,清理掩埋各类轻飘物隐患990余处,整治上跨桥和公铁并行隐患320余件,修建防异物网48.5公里,路外安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有法可依能够有效凝聚地方政府、铁路部门的力量,加大一些涉及单位多、协调难度大、整治周期长的结合部问题的解决力度。比如,对于一些影响铁路安全的隐患,可以依据法律,采取公益诉讼的途径解决。”自治区(兵团)护路办副主任史新成说。

随着《管理规定》实施,自治区(兵团)铁路护路联防组办公室加大了宣传力度,在乌鲁木齐、哈密、库尔勒、奎屯市、克拉玛依、准东等地区开展集中宣讲,组建12支宣讲小分队深入沿线单位、社区、公共场所,采取微信推送、发放宣传资料、观看视频短片、警示案例、答疑释惑等方式进行爱路护路知识宣传;深入沿线铁路中小学校开展路外安全宣传活动。

春夏季节,铁路沿线大风天气较多,容易造成轻漂浮物搭挂接触网,影响行车安全。新疆铁路穿越沙漠、戈壁等地段,受复杂环境影响,漂浮物造成的隐患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需要持续不断巩固整治。

近期,自治区(兵团)铁路护路联防组办公室深入开展轻硬飘浮物风险源治理工作,对铁路两侧500米范围内的轻硬质建筑物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加强对农田种植地膜产生轻飘物的清理整治,重点对部分结合部地区的轻飘物隐患难点问题开展合力攻坚,铁路工务、供电部门主动介入,铁路检察院依法管理,地方政府压实责任,实施隐患集中治理销号行动,完善外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年初至今,共排查出的各类铁路沿线外部环境隐患问题295件,已经纳入问题库中,今年计划逐一销号解决。”李德成表示。(吴奇 闫馨)(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