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伊始,随着气温的回升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红利的持续释放,新疆库车市顺势而为积极转变,旅游业持续升温,全市各地以赏花踏春、户外徒步为主题的周边游、自驾游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繁荣景象,走上了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
乡村旅游百花齐放
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库车市乡村旅游率先发力,伊西哈拉镇库木艾日克村民宿,阿格乡康村湿地,牙哈镇杏花园……乡村旅游市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各族群众、游客休闲、旅游、度假的不二选择。
甬库文化园座落于库车市乌恰镇乌恰一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宁波援疆指挥部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乡村振兴,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工程,投入3000余万元援疆资金,建设了草莓采摘园、特色花卉苗圃、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基地、木材家具加工厂等,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在经营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发展的同时,还建成了南疆唯一一家动感体验馆甬爱龟兹9D影院、具有沉浸式场景互动体验的甬库汤姆猫亲子文化园。极大地带动了库车研学游发展,丰富了青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
库车市乡村旅游争奇斗艳,阿格乡北山村也是其中璀璨的一朵。北山村依托G217独库公路的区位优势,及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大小龙池等旅游资源禀赋,早年便建成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单一的产业经营模式束缚了旅游业发展,北山村党支部顺势而为,成立合作社,转变经营模式,在阿格乡北山村建起了集农家乐、民宿、游乐园为一体的“北山驿站”。游客躺在“星空屋”里,抬头就可以望见浩瀚的星海勾绘出的条状银河。邀请北京艺术院校师生为北山村墙壁描绘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墙绘,增添了人文气息和艺术美感,成为独库公路上的“网红打卡之地”。全面提升“古韵龟兹·丝路库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人气,增加财气。一季度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0.60万人次,同比增长5.52%,实现旅游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16.48%, 实现了文旅经济“开门红”。
业态转变万象更新
在疫情影响下,库车市旅游行业主动出击、创新经营模式,积极丰富旅游业态。克孜尔尕哈烽燧、苏巴什佛寺遗址、独库公路享誉世界,库车歌舞、库车大馕闻名全国,“齐满三宝”人人皆知,春牧等五星级农家乐吸引了疆内外的游客,全面力推“文旅+”发展新模式,带动全市旅游经济突围、转型,找到新的发
展引擎。
库车大馕城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原本以大馕加工与销售为主。库车市先后投入2500余万元,对库车大馕城进行转型升级,建成库车馕文化展示馆、馕文化茶馆、打馕体验区、文旅夜市、旅游产品销售市场、开设文艺演出等,成为多功能文旅综合体。如今,每到夜晚库车大馕城异常火爆,市民与游客在品尝库车美食的同时,还能欣赏到龟兹歌舞,品味龟兹文化,使之成为各族群众和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地,每日吸引1万余名市民及周边游客来库旅游,旅游业态转变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
城市升级宜居宜业
一走进库车市大街小巷,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三两居民正坐在楼下休闲椅上乘凉。行道树、城市绿地郁郁葱葱,排列整齐,广场、花坛、休闲道修葺一新,公共厕所干净整洁,龟兹湖、罗什湖像两颗闪耀的珍珠,镶嵌在这座魅力之城。
库车市运用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及城市景区化建设相结合的模式,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依托晋十六国古墓、林基路烈士纪念馆改造,增添餐饮、游乐业态,打造文博基地,为城市建设注入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一座宜游、宜居、宜业的休闲之都。库车河景观罗什湖、龟兹湖,在保留原有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先后建起了鸠摩罗什塔、女儿国水上乐园,龟兹游乐场以及“龟兹之眼”摩天轮。金灿灿的鸠摩罗什塔与银闪闪的摩天轮,一东一西,交相辉映。市民与游客登高望远,站在高处,鸟瞰库车市全景一览无余。游客在湖边闲庭信步,一缕微风吹过,赏一轮明月,听流水潺潺,观亭台楼阁,体会古韵龟兹、丝路库车之壮美,
形成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格局,让各族群众和游客拥有步入这座城市仿佛步入旅游景区的体验感。
为此,库车市精心策划打造六条旅游线路。将龟兹古城、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寺佛寺遗址、库木吐拉石窟串联,打造龟兹文化游线路;挖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街、特色古民居,设计“慢游古城”旅游线路;编排《龟兹情》旅游演艺产品,依托罗什湖、龟兹湖、太古里夜市和馕城夜宴,打造夜间经济休闲游线路;依托大小龙池、天山神秘大峡谷、红山石林、克孜利亚胜景、盐水沟自然风光精品线路,打造独库风光畅想游线路;整合林基路烈士纪念馆、女子第一师范、团结大街、兰杆村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线路;串联打造齐满百味风情园、库木艾日克民宿村、乌恰采摘园,打造最美乡村旅游线路。(蒿钱钱)(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